中午,太監和侍衛端來飯菜,悄無聲息的放在考生桌上。
外面還有大桶盛湯,考生可以離開座位去打湯,也可以由侍衛陪同著去拉屎撒尿。
已經半個月沒吃細糧的張九成,用筷夾著肉包子狼吞虎咽。
太爽了
朱銘掃視張九成身上的布衣,居然打了好幾個補丁。
只能證明一件事,此人很倔,自尊心很強。
否則以其貢士身份,都不用親自開口,就會有很多人送錢來。
張九成通過禮部試之后,必然拒絕了無數人的接濟
朱銘繼續在考場來回走動,發現文章寫得好的,大部分來自南方三省,還有一些來自兩淮地區。
而四川和開封的讀書人,拔尖者早就做官去了,根本不用來參加科舉。比如虞允文,直接獲得朱銘提拔,已經跑去草原做使者。
禮部試前十名的四川考生,大多屬于二流貨色,主要靠數學與物理拉分,現在寫殿試策論立即被打回原形。
三百五十份答卷,閱卷官用了三天排出名次。
第一名,李侗。第二名,胡銓。第三名,張九成。
朱國祥把前十名都看了一遍,對蕭楚、胡安國、黃裳等人說“這第三名的文章,寫得過于散亂,有一半篇幅在罵趙佶。你們存的什么心思,朕是很明白的,以后不必再這樣了。”
“陛下圣明”
眾人連忙作揖。
朱國祥對兒子說“你來重新排名吧。”
朱銘也不客氣,把前十名全部重排。
第一名,胡銓,江西人。
第二名,楊稷,四川人。
第三名,李侗,福建人
第四名,李公懋,江西人。
第五名王大寶,廣東人。
第六名,李易,淮南人。
第十名,張九成,浙江人。
被定為榜眼的四川士子楊稷,出身于蜀中楊氏,其兄隨朱國祥做事兩年。
他跟在兄長身邊耳濡目染,對皇帝和太子的心思都很了解。雖然策論的文采不是很好,但內容非常扎實,算是對了朱銘的胃口。
“請陛下過目。”朱銘捧著卷子遞回去。
朱國祥順手接過答卷,連看都懶得看,吩咐道“就按太子的排名寫黃榜。”
“遵旨”
眾臣心中極為震驚,殿試排名居然也讓太子做主。
把黃榜寫完之后,大家陸續出宮。
胡安國把蕭楚請上自己的馬車,低聲說道“為臣子者,自不該議論君上與儲君。但今日之朝堂,著實讓人擔憂,兵權皆在太子手里,萬一某天一年兩年自是無虞,可陛下龍體康健,十年二十年之后呢”
“哪管得了恁遠”蕭楚笑道,“賢弟還沒看明白嗎一切以太子為主,陛下今日此舉,恐已有退位之心。”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