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主并非想要侵占田產,而是他們戰亂時逃走,時局穩定又回到老家,發現自己的田產被劃給流民了。甚至有些地主家的祖宅,都被流民給霸占。
這種情況,他們自然要打官司。
可是正常的田產官司,跟侵占田產的官司,攪在一起很難辨認。又或者是勾結官吏,故意讓地方主官難以分辨。
從全國大局著眼,朱國祥只能一刀切。
那些失去田產的地主,就自認倒霉吧,反正他們也是有浮財的。而且還擁有當地的人脈,或多或少都能拿回一些,又或者可以去開墾荒地。
朱國祥繼續說“荊襄的問題,還不止這些。那里的士紳商賈,為何不能大富只能盯著農民盤剝”
“我讓人搜集了唐代資料。荊襄地區的特產,有茶葉、漆器、蠶桑、柑橘。至于礦冶、竹編、造紙,體量太小,可以忽略不計。”
“茶葉不能富荊襄之民,是舊宋茶法造成的,特別是蔡京的茶法。荊襄商賈本就不富,荊襄還不怎么出進士。他們根本拿不到茶引,只能忍受外地茶商壓價,想要靠茶葉賺錢只能走私。走私賺小錢還可以,一旦規模搞大了,必然被有茶引的外地茶商舉報,引來舊宋朝廷的嚴厲打擊。”
“再說漆器。唐代襄陽漆器獨步天下,靠的是樣式,還有個專稱叫襄樣。五代之后,襄陽文脈不振,漆器樣式也流于平庸,到宋代已經難以賣去外地。”
“再說柑橘。或許是唐代之后氣溫變低,也或許是品種退化。在唐代聞名于世的襄陽柑橘,到宋代已經不好吃了,甚至連入藥都不夠格。”
“再說蠶桑。襄陽的桑樹品種枝干高大,適合農業間作,不利于密植和采摘。唐末以來,流行矮桑密植,可大規模發展地區蠶桑紡織。襄陽那邊,跟不上腳步了。”
閣部院重臣們,被這番話聽得一愣一愣。
他們在做地方官時,或許通過接觸士紳百姓,能夠了解當地情況并因地制宜。
但絕對不如朱國祥闡述得這么全面,而且如此的高屋建瓴。
朱國祥說“茶葉好解決,新茶法已經實施,可給茶戶、茶商以喘息之機。還能改為炒制茶葉,運到國境之外去銷售。柑橘也好解決,讓勸農司培育或移植新品種。”
“蠶桑,根據當地的桑樹品種和地形,可開發高田加池堰、高臺加池塘的方式。既能盡量利于地形,也可保持農桑收入,還能趁機興建堰塘水利,同時發展魚類養殖”
朱國祥掃視眾臣“這樣才叫施政治民,要因地制宜,要了解當地情況。而非一味的空喊什么勸農桑、興水利”
就連張根,也是初次體會到皇帝的治民能力。
因為在漢中的時候,朱國祥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給朱銘軍糧上了。再有其余的政令,也不過是丈量土地、興修水利。
有一個算一個,在場大臣都對皇帝肅然起敬。
眼前這位,就算不當皇帝,而是做舊宋的地方官,肯定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朱國祥說“把我剛才講的這些,印出來發給各地官員。讓他們因地制宜,剛才說的只是適合荊襄,他們治民時不要照搬過去,要領悟其中的方式方法”
“陛下圣明”
眾臣齊聲高呼。
朱國祥為啥關注荊襄
因為鐘相一直小動作不斷,去年冬天甚至殺進廣西
本章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