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具體情況極為復雜,從“畋獵”到“農耕”的文明轉換中,氏族和奴隸制一直混雜存在著。
由氏族公社,到大家庭公社,再到小家庭私有制,這種連跳好幾級的文明進程,幾乎在金國各地同時進行著。
直到半個世紀之后,岳飛都死了幾十年,金國依舊還是“小家庭私有,大家族共耕”。在農忙的時候,族長可以調動所有資源,包括小家庭的奴隸們,對整個家族的土地統一指揮勞動。
而金國這兩年,不但大量遷徙奚人、渤海人,還遷徙女真部落到北方,并將猛安謀克制度帶過來。
大家族、小家庭的部落貴族奴隸制度,開始在幽云十六州推行。無數女真奴隸被贖為自由民,無數漢人、渤海人成為奴隸,在幽云地區展開非常低效的生產活動。
那些地方,比遼國統治時更糟糕,每個月都有百姓南逃,或者干脆造反在山里打游擊。
比如五臺山的和尚們,就在住持的帶領下,團結當地的士紳百姓,已經鉆山溝子跟金人周旋一年多。
金人在北方一塌糊涂的統治,被耶律洞真看在眼里。當時還沒覺得有啥不妥,等他來大明轉了一圈,才發現金國的國力太脆弱。
耶律余睹感慨道“遼國非亡于金,而是亡于內亂啊。大明只要不內亂,又何懼金國”
這是耶律余睹心里的大實話,他直到現在也看不起金人,認為那是一幫還沒開化的山中蠻夷。
至于金兵那恐怖的戰斗力,則被耶律余睹選擇性無視。
在濟南見到朱銘,耶律余睹納頭便拜,跪在地上含淚說道“大遼遺民耶律余睹,拜見大明中國太子郎君”
“將軍快快請起。”朱銘微笑攙扶。
耶律余睹說“女真乃蠻夷也,大明、大遼、大宋皆為中國。大遼、大宋不修德政,方為蠻夷所窺,今之大明澤被萬民,必可將女真驅趕回蠻荒之地”
朱銘拉著耶律余睹的手說“將軍此言差矣,那里并非蠻荒之地,實乃中國之故土也。女真百姓久失教化,因此淪為蠻夷,又遭野心之輩蠱惑,方才變得野蠻如禽獸。將軍既然來了,就當助我收復中國故土,重新教化那里的百姓。如果有人冥頑不靈,寧死不服王化,那就只能殺了。”
耶律余睹一怔,隨即作出激動模樣“太子郎君雄才大略,實在令臣汗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些女真蠻子確實該好生教化。”
朱銘問道“契丹部族,被女真人內遷了不少”
耶律余睹說“燕山的契丹人、漢人,除了饑荒戰亂死去的,十之八九都被金國遷走。去年又把奚人、渤海人遷去燕山,算是把那里的百姓換了一遍。被遷徙的各族,心中多有怨恨,誰又愿意遠離故土呢無非是女真人少,害怕各族造反,胡亂遷徙之后更好統治。”
朱銘問道“你若從山東渡海,隨軍去那金國腹地,可有把握策反契丹人”
耶律余睹說“臣的族人,被金國遷往辰州蓋縣那邊。早在遷徙之初,就有諸多族人串聯反金。只要臣帶兵殺過去,族人必定踴躍來投。”
“極好”
朱銘笑道“在河北打起來之前,你就隨軍在山東渡海,去辰州招募契丹舊部。我會給你兵甲,就地組建軍隊,把整個遼東給攪翻天”
“臣定不負太子所托”
耶律余睹激動得立即下跪,他終于又可以統兵了,而且麾下士卒還是自己的族人。
耶律洞真聽不懂漢話,但見到父親的表現,也猜到發生了什么,連忙跟著下跪謝恩。
上一章搞錯了狀元,已經改過來,抱歉。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