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atba河北戰場,明軍分為三路。
西路軍在趙州,由關勝、岳飛、酈瓊等諸將領軍,宗澤負責給他們搞后勤。陜西援軍即將抵達,楊志坐鎮蘭州沒來,帶兵馳援的是李進義。
中路軍在深州,朱銘親自指揮。
東路軍在南皮,由鄧春、韓世忠、李成等諸將領軍。
金兵主力,就在朱銘這里
永寧軍通判、博野縣令給大明做內應,現在已全部犧牲。他們臨死前發來一份情報,完顏宗望親自帶兵藏在山里,只等朱銘率軍過河就殺出。
金人派遣漢軍渡河佯攻,連吃兩場敗仗,迫切想要引誘朱銘追擊。
敵軍如此著急,朱銘反而不慌了。
他在唐河南岸扎營,面對并不寬闊的唐河,就是不肯過去打二十里外的永寧軍城。
你完顏宗望在對面,憑啥非得我過去
想要打仗,你就自己過來,反正我的軍糧比你充足
趙州。
李進義帶著陜西援兵來了,算上正規后勤人員,足有一萬一千多漢中老兵。
另外還有一支西軍,僅兩千余人,由李永奇統領。
此人本為劉延慶的部將,職位是青澗城清澗縣知寨。
去年西夏大敗,劉延慶派兵去奪回丟失的地盤,李永奇趁機帶著全家和軍隊投奔朝廷。
這事兒讓劉延慶處境極為尷尬,他得知消息以后,還不敢派兵去追,否則就屬于公然叛亂
“爹,咱們這次有機會立功不”
前方就是趙州城,李世輔看看兵甲精良的友軍漢中老兵,又瞅瞅自己麾下那群叫花子兵,羨慕之余又盼著能夠殺敵立功。
李永奇搖頭說“咱們在劉延慶麾下,都算不得什么精銳,來了這里更是寒酸。多半是友軍出去作戰,伱我父子奉命守城,打起精神守好城池便是。”
李世輔有些不甘心,他一身本領,足以傲視三軍,可不愿窩在城里浪費時間。
李世輔在史書上,還有另一個名字李顯忠。
被迫降金,密謀歸宋,全家被殺,投奔西夏,借兵復仇,叛夏歸宋,屢立戰功,被貶罷官,收復淮西,謚號忠襄。
一生足夠精彩。
城外,宗澤和關勝帶著趙州文武官員,出城迎接帶兵來援的李進義。
李永奇大小也算一將,被叫去城外說話。
李世輔卻沒參與的資格,他目送父親遠去,自己只能遙遙望著。
很快又有一個文官過來,引導他們繞城而過,去趙州城的北郊扎營。
大營剛剛立好,又有一員武將過來問“這里誰負責”
李世輔連忙奔去見禮“末將李世輔,拜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