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小心思把朱銘逗笑了,吩咐道“不必爭執西夏還是大夏,今后只稱夏國便是。”
“殿下英明。”李清露松了口氣,她害怕朱太子因此發怒。
朱銘說道“叫相公或者夫君,甚至大郎都行,不要再稱殿下,夫妻之間太過生分了。”
李清露連忙行禮“奴見過夫君。”
還是拘束得緊,朱銘能夠理解,問道“這夏國文字怎么辨認”
李清露指著封面說“這是維字,四維之維。這是摩字,摩崖之摩。這是”
“佛經”朱銘眉頭一挑。
“是的。”李清露很明顯不會察言觀色,絲毫沒有發現朱太子不悅。
朱銘也沒必要跟一個女子置氣,微笑問道“你崇信佛教”
李清露說“大我夏國之人皆信佛,奴本名妙音,亦是取自菩薩。”
相較于萬般佛法,朱銘對西夏文字更感興趣,端詳著封面看了又看,繼而把經書翻開“這本佛經講的什么”
李清露總結說“解脫不一定非得出家,只要努力修行,即便生活在紅塵俗世,也可做到有資財而不貪婪、有妻妾而遠離五欲。入世與出世,有相與無相,有知與無知,生死與涅盤,一般平等無二。由此不二法門,可得無生法忍,遠離一切妄想,進入涅盤之境。”
朱銘聽得莞爾一笑,評價說“這本佛經,是專給權貴富豪量身定做的啊。”
既可以修行,又不用出家,甚至能繼續享受財富、權勢和美女,這種修行法門完美迎合某些特定人群。
“夫君不信佛嗎”李清露問。
朱銘回答“佛,鬼神類也。子曰,敬鬼神而遠之。”
李清露是帶著外交使命的,即盡可能的討好朱太子,在關鍵時刻為西夏說幾句好話。她害怕朱太子不高興“奴今后還可以禮佛誦經嗎”
朱銘說道“不要太癡迷就行,也別誘導旁人信佛,其他的都可以隨意。”
“是”李清露感覺朱太子非常寬容。
然后,朱太子就開始學外語,認真請教西夏文字的基本結構和偏旁部首。
大致了解之后,朱銘就興致缺缺。
實在太繁瑣了
一個非常簡單的“大”字,西夏文整整有十五筆畫。“二”、“三”、“四”等數字,大部分都在十個筆畫以上。
宮女端來晚飯,三菜一湯,兩個素菜。
李清露根本不會拍馬屁,卻又記得自己應該拍馬屁,于是贊道“大明皇室的膳食真是簡樸,陛下與夫君都是明君。”
“坐下吃吧。”朱銘好笑道。
李清露乖乖坐下,侍女彩鳳連忙幫著盛飯。
朱銘問道“除了禮佛,你還喜歡做什么”
李清露說“也讀漢家詩詞。李太白與蘇東坡的詩詞,在大我夏國流傳最廣。夫君的詩詞文章,奴也潛心拜讀過,相比古今名篇毫不遜色。”
“可會什么樂器”朱銘又問。
李清露說“只會琵琶、箜篌、琴瑟之類的絲弦樂器。”
朱銘來了興趣“伱還會彈箜篌”
這玩意兒在宋代也有,但已不如唐代那般流行,且以一米以上的大型豎箜篌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