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善微有誥命在身,確實可以稱夫人。
鄭元儀笑道“余姐姐在大明村時,就是官家的左膀右臂。這到了京城,官家本要給她封官,余姐姐卻甘愿相夫教子。”
李含章指著孟昭開玩笑“怕不是相夫教子,而是為丈夫出謀劃策。”
孟昭不以為恥,自豪舉杯道“吾有賢內助,自可輔佐圣君”
眾人大笑,也不再揭其短。
堂堂禮部尚書,至今不敢納妾,已經能跟房玄齡并駕齊驅。
朱銘說道“余娘子其實可以進天文院,如果實在放不下家里,也不用夜夜親自觀測,用別人的觀測數據做研究即可。”
余善微有些心動,她確實想做官了。
李清照都能做翰林院待詔,她余善微為啥不能做天文官
不過還得給丈夫面子,余善微說“妾身已為人婦,外出做事須得夫君許可。”
孟昭哪敢攔著啊,連忙說“娘子可憑自己心意。”
余善微于是起身,朝朱銘作揖“臣謝過殿下賜官”
不說在風氣開放的北宋,就連日趨保守的南宋,也先后有兩位女子參加科舉。
一個是宋孝宗年間的林幼玉,由于當時年方九歲,因此考的是童子科神童試。中榜之后,宋孝宗沒讓她做官,而是封其為孺人六七品官員的妻子封號。
這可牛逼得很,年僅九歲的女童,竟然自帶誥命之身,媒婆把她家的門檻都踩爛了。
另一個女童吳志端就生不逢時了,當時是社會風氣更保守的宋寧宗時期。
吳志端通過了童子科的初試,就在即將復試的時候,有大臣跳出來嚴詞反對。理由是這女子今后如果做官,艷裝怪服每天跟朝臣見面,走到哪里都引起圍觀,群臣驚駭還怎么辦公
復試資格,就此被取消。
孟昭其實有些憂慮,他自己是禮部尚書,老婆卻要去做官,恐怕不是恐怕,而是肯定會惹人非議
但孟昭怕老婆,太子賜官,老婆同意,他根本不敢反對啊。
朱銘此舉,其實是在開創先例。
直接讓女子做政務官,多半是不能被士人接受的,但做伎術官的阻力都沒那么大。
伎術官,又稱技術官,醫官、天文官皆屬此類。
官方印刷場、軍械場、鑄幣廠此類機構,除了主官和佐貳官之外,其余大部分都屬伎術官。
包括皇帝身邊的畫家、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通通都屬于伎術官,比如李清照的翰林院待詔就是。
先開一個口子,今后就好辦了。
如果未來一兩百年,還有女子參加科舉,那么遇到官員反對時,就能說大明開國有先例。女子可以做伎術官,不用整天在朝堂招惹是非。
朱銘舉杯道“我大明新朝自有新風氣,已有易安居士為待詔,今再有尚書夫人做天文官。此亦值得慶賀,諸君且滿飲此杯”
“為大明賀”
眾人舉杯齊呼。
本章完
atbaatb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