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知常怒罵一通,問道“兄長此來何為”
文公仁冷笑道“免除我的罪名,再許我官復原職,然后讓我來打聽大明意圖。他們其實很明白,愚兄也很明白,大明這是打算吞并浿西道。可他們心存僥幸,認為可以付出代價,把大明的軍隊禮送出境。”
鄭知常心思一轉“兄長在崔家地位如何”
文公仁不高興道“何必多此一問不是贅婿,堪比贅婿。”
鄭知常說“崔氏門生故吏無數,或許可以很快復興。但兄長想借崔氏,振興文氏一族,恐怕還得倍加努力啊。”
如果用南北朝門閥來比喻,崔氏屬于失勢的頂級門閥,因為政斗落敗而暫時沉寂,但分分鐘就可以再殺回去。
而文公仁則是小族寒門出身,能做崔家的女婿,純粹因為年輕時長得帥、學問好,中大獎一般得了崔氏族長二十年前的宰相的賞識。
他在開京貴族階層當中,雖然表面風光,其實備受歧視,所以才結交同樣不得志的西京派。
鄭知常突然學著朱太子的語氣“兄長想做中國人嗎”
“什么”文公仁沒聽明白。
鄭知常說“朱太子已然承諾,十年之內讓我入閣拜相。以大明現有的制度,應該是內閣副宰相之一。兄長如果幫助大明吞并高麗,雖然做不得大明副宰相,但做一個開州知府綽綽有余。到時候,整個開州的豪門貴族,都要仰兄長之鼻息,都要看兄長之臉色”
朱銘暫時只想吞掉大同江以北土地,鄭知常卻打算讓大明吞并整個高麗。
文公仁大為吃驚,問道“大明真有吞并高麗之心”
鄭知常反問“大明天兵一至,高麗軍隊擋得住嗎這可不是隋唐時候,高麗也不是高句麗。明軍可以跨海而來,軍隊在海邊登陸,開京到時候無險可守。”
“哪里擋得住”文公仁對高麗軍隊太清楚了。
紙面上的十五萬兵額,吃空餉就沒了一大半,剩下的地方軍已淪為農奴,也就開京的中央軍還能打仗。
問題是,前陣子國王出兵北伐,把中央軍給葬送大半
如今的高麗全國,最多能湊足兩三千像樣士兵,其他全是一觸即潰的孱弱之軍。
鄭知常繼續畫餅“大明朝廷,把京畿一帶劃為開州府,兄長做那開州知府怎樣開州貴族都歸你管。到那個時候,崔家子弟還敢嫌棄你嗎開京權貴還敢鄙視你嗎他們會跪在伱面前,請求你饒恕他們以往的不恭。”
文公仁咽了咽口水,忍不住轉身朝南邊望去。
鄭知常又說“兄長才學淵博,年輕時甚至驚動宰相,以寒門之身迎娶崔氏貴女。可蹉跎二十年,如今卻是什么官職區區戶部員外郎而已。那些豪族子弟,以他們的淺陋學問,連給兄長提鞋都不配。可他們一個個都身居高位,一個個都是中樞重臣。這憑什么”
“是啊,憑什么”文公仁喃喃自語。
鄭知常繼續說“大明天子與太子,皆任人唯賢的明君。愚弟駑鈍淺薄,亦被太子許諾入閣拜相。以兄長之才學品德,若是在大明做官,恐怕也有入閣拜相的機會”
身為高麗寒門士子,卻在大明入閣拜相
文公仁沒有去過大明,但他對自己的學問本事非常自信。他覺得就算到了大明,他也是數一數二的人才,或許真能在大明拜相呢。
“我該怎么做”文公仁的表情變得嚴肅堅定起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