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速路城和保州城,隔著鴨綠江相距二十里。
為金國打下遼南和朝鮮半島東北部,并在圍殲耶律余睹等戰役立下首功的斜卯阿里,介紹現在的情況說“自從明軍駐扎保州之后,就在加固擴建鴨綠江河口的海港。并有四十幾條戰船,在鴨綠江下游來回巡邏。”
如今大明屯兵鴨綠江以南,完顏宗翰要防山西,完顏宗望要防河北,不喜歡搞事兒的完顏宗輔只能親自出馬。
只不過,這廝不喜與人爭執,甚至不愿卷入派系斗爭。
這里所謂四十幾條戰艦,大部分都屬于內河船只,來自被縮編的洞庭湖水師。由于船體較小,直接綁在大海船上帶過來了。
“兄長,我們要不要主動進攻”完顏宗弼問。
完顏宗輔嘆息“恐怕我們把士卒和糧食運過江,明國的水軍就要來截斷退路。眼前這些洲島,雖然利于我軍設伏,但我們根本沒有那么多戰船。到那個時候,明軍把退路給斷了,我軍只有在兵糧耗盡之前,把保州城攻下來才行。否則我們只能餓死在鴨綠江南岸,又或者全軍從崇山峻嶺中撤走。”
鴨綠江南岸的大片區域,雖然此時屬于金國地盤,但金國只在最東邊沿海設了個曷懶路。其他山區全是野人,被金國當作生女真弄走一些,剩下的金國甚至都懶得去征稅。
那些山區,不適合行軍,也不適合撤軍,甚至不太適合生存
金兵若是過江之后被斷掉退路,那就必須南下安州,從安州東北邊的河谷回去最輕松。整個過程,隨時可能遭到明軍的追擊或埋伏。
完顏宗輔繼續說“就算明軍水師不來截斷江面,可我們真能攻下保州城嗎明軍堅守城池,我們因為攻城死傷慘重,恐怕這也正是明軍最想看到的。我大金勇士雖然悍勇,但一直不擅長攻城啊。甚至明軍還不怕被圍城,他們隨時可以從海上入江,把糧食運到保州城外。”
“那該怎么辦”完顏宗弼問道。
完顏宗輔說“調更多士卒來駐防婆速路。”
完顏宗弼道“哪有許多兵”
金國真的是兵力不足了,傍海道被李寶切斷,遼西走廊各城必須駐兵防守。特別是錦州,那里可真的在產錦啊,屬于賦稅重地之一,絕對不能遭到明軍劫掠。
旅順又有耶律余睹等人,帶著一群投過來的各族百姓,依托鎮海口長城在那兒虎視眈眈,金國必須在大連、金州一線屯兵。
現在又得在鴨綠江北岸屯兵
金國當初之所以把保州和江東六城送給高麗,后世的朱棣之所以把那一大片賜給朝鮮,就是因為附近地形復雜、人口不足。屯兵少了沒啥用,屯兵多了軍糧緊張,糧食多數得從外地調運過來。
但這里又不得不守,一旦婆速路城被攻破,明軍就能殺向后世的鳳城市。
那里在遼國時就很重要,府改州、州改府好幾次,甚至一度被遼國改叫“開封府”,跟大宋的首都重名。如今則是金國的開州,又跟高麗的首都重名。
拿下此地,明軍繼續北上,就能直插金國腹地遼陽
到時候,遼西走廊的李寶,旅順口的耶律余睹,還有鴨綠江這邊的折彥質,可以三路齊發朝著遼陽殺去。
完顏宗輔不敢過江攻城,也不敢就此撤軍,甚至還得繼續增兵屯駐。
之前被金兵帶走的高麗渤海族人,剛在復州一帶種下糧食,就被完顏宗輔強行遷過來好幾千。
選出一千青壯編為守城部隊,剩下的安置在附近山溝里開荒。再多多建立墩臺禁戒,一旦發現明軍渡江,附近鄉村的所有男丁都要入城防守。
折彥質接到消息,親自坐船來到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