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汁也已熬成半固體狀,那是大便、尿液和各種不知名物質的混合物。充作民夫的鹽工跟著上去,往半干半稀的金汁里加水,然后點燃柴禾開始加熱燒煮。
熱油則沒有準備,跨海供應物資,菜油珍貴得很。
最開始被投入攻城的,全是北地漢兒和契丹兵。這兩個民族,在金國境內人口最多,而且社會地位也不高,每次都用來做攻城炮灰。
新筑的外層墻體垮塌,形成崎嶇不平的障礙物,雖然讓城墻變矮了許多,卻也讓金兵的大型攻城器械難以靠近。
像云梯這種玩意兒,還得挑外墻沒垮的地方,才能讓梯子成功掛上城墻。
就在金兵轉動絞盤,慢慢伸展云梯時,守軍突然用漢話和契丹話呼喊
“漢家兒郎,莫要給金人賣命”
“契丹兄弟,丟掉兵器就不殺”
“女真兵不敢攻城,只讓你們來送死”
“”
這兩年跨海襲擾,李寶擄走和招降了許多金國軍民,已經把金兵攻城的套路給摸清楚了。
他知道前幾撥攻城炮灰,必定是漢人和契丹人。
守城的明軍將士,一邊喊話勸降,一邊往死里下黑手。
最先發射的是火箭,對準各種攻城器械。火藥混合著松香,射在攻城器械上持續燃燒,只要射出去的火箭足夠多,總能引燃一兩架金兵器械。
金兵的第一撥攻勢,很快被火箭、落石、檑木和普通弓箭打退。
明軍還沒來得及出城破壞器械,金兵的第二撥攻勢又來了,推著一排排行女墻快速接近。
藏在行女墻后方的金兵,一隊又一隊接手之前遺棄的攻城器械。
這次有人接近了城墻頂部,被燒得滾燙的金汁給淋回去。
戰斗持續到下午,金兵已死傷數百人。
“臨沖,那邊有臨沖,火箭全部射臨沖”
李寶親自坐鎮城內的了望塔,突然用望遠鏡看到一個玩意兒,連忙下令調集附近的火箭兵。
臨沖在明代又叫呂公車,需要二三十人才能推動,就像是一臺移動的樓房,里面藏著許多攻城甲士,頂部造得比城墻略高一些。
明軍的火箭雖然還有許多,但弓箭手已射得手臂發軟。
李寶害怕出現意外,又讓傳令兵舉旗,把一支預備隊調過去。
想了想,李寶又對一個傳令兵說“你騎馬過去傳令,讓雷火兵往臨沖上面丟震天雷”
金兵的幾架臨沖,一直用麻布遮蓋,此時突然揭開麻布,才推出十多米就被李寶發現。
傳令兵騎馬狂奔,從馬道沖上城墻,沿著運兵通道大喊“雷火兵聽著,往臨沖上面丟震天雷”
所謂雷火兵,是李寶給擲彈兵起的名字。
他挑選一批力氣大的,專門用來投擲震天雷。
幾架臨沖此時距離還很遠,雷火兵們有充足的時間準備。
完顏宗弼手里沒有合扎猛安,他這次為了攻城,挑選最勇猛的戰士,每人身披兩層中型甲胄。一些被安排臨沖當中,一些藏在行女墻之后。
當臨沖接近城墻時,行女墻后的金國勇士,也抬著飛梯出來,踩著垮塌外墻形成的斜坡往上沖。
箭矢落在這些身披雙層甲的金兵身上,叮叮當當響個不停,但造成的殺傷卻極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