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眼前這里的奚人來說,算上老弱婦孺在內,攏共也就七八百人。并且他們的村落,夾在女真、契丹和漢人村落之間,這樣安置無非是防止他們再度叛亂。
面對族人的抗議奚術里知道難以挽回。
他的父母和長子、次子,此時全在遼東做人質,如今看來只有不顧家人了。
奚術里對軍官們說“你們各自回去告訴族人,今晚摸黑逃往漢地。不要帶什么財貨,就連牲畜也別帶,有馬的可以帶馬。只帶十天半月的口糧,天黑以后跟我一起走。不能直接往南,先往東北方走到天亮,白天藏起來躲避,晚上再折向南邊投靠明國。”
入夜,七八百奚人扶老攜幼,悄無聲息穿過東北邊的大片麥地,黎明時分渡過劉李河藏進一處荒村。
與此同時,族中青壯卻不過河,繼續往北行去,一路上故意留下痕跡,誤導追兵搜尋的方向。
兩天后的夜里,青壯們順著劉李河東岸南下,靠婦孺們沿途留下的標記,終于在四天之后成功匯合。
隨即又折向東南,避開金國設置的墩堡,來到兩國邊境的拒馬河。
見對岸遠處有大明騎兵巡邏,奚術里親自伏馬泅渡,繼而騎馬奔向大明騎兵,老遠就扯開嗓子喊“莫要射箭,我是奚人軍將術里,攜八百族人前來投奔大明”
抵近之后,大明騎兵卻面無表情道“俺什么都沒看見。沿著拒馬河往東,可以通向霸州。”
說完,大明騎兵就策馬離開。
奚術里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明金兩國已經和談他們這些奚人,屬于金國叛逆,大明不方便公然接納。
但是,奚術里可以帶人過去,前方定有大明官吏負責接應。
進入大明國境,復行一日許,忽有游騎攔路“前方可是大明百姓”
奚術里連忙說“我們都是大明百姓。”
游騎軍官笑道“且過來登記落戶,領取大明戶籍,官府會給你們口糧等時候到了再安置你們返鄉。”
“多謝貴人幫忙”奚術里大喜。
前方數里的荒野中,開辟了一個“流民”收攏點,而且已經扎起不少窩棚。
奚族百姓以家庭為單位,排隊過去登記造冊。
奚術里帶著妻子、三子和幼女,排在隊伍的最前方。
只聽吏員問道“戶主叫什么名字”
“奚術里,”奚術里說,“奚人的奚,術里也不曉得怎么寫。”
吏員提醒道“可以改姓,大明皇帝陛下,允你們改為國姓朱。也可改其他姓氏,這里是百家姓,你們自己隨便選一個。”
奚術里有些抵觸“必須改姓嗎”
吏員說道“也可以不改。”
這個答案讓奚術里頗為意外,反而說道“那我改為大明國姓。”
吏員又問“名字可要改”
奚術里道“請貴人幫忙改一個漢名,要有效忠大明的意思。”
吏員想了想,說道“那你就叫朱全忠吧。”
“多謝貴人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