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商賈如果想兌現,可立即前往寶泉局,把大明寶鈔兌換成鐵錢。暫時只能兌鐵錢,今后還可以兌銀元和銅錢。”
“等寶鈔在商賈當中獲得信譽,再漸漸發行更小面額的,平民百姓也能用來日常交易。”
眾臣聽完,仔細琢磨,發現找不出紕漏。
至于寶泉局,則有些不倫不類。
它同時受到戶部、工部、督察院的領導,具備印刷、發行紙鈔的功能。有點像央行。
而寶泉局的派出機構,具有自由兌換紙鈔和金屬錢幣的功能。又有點像商業銀行。
但是,它暫時沒有存儲、借貸功能。
朱國祥說道“如果諸卿沒有異議,那就這么定了。”
不少大臣欲言又止,但終究沒有再反對。
皇帝和太子,把樣鈔都搞出來了,而且制定好一系列規則,這明顯就是籌劃很久的事情。
只那個四色套印技術,估計就讓工部研發了好幾年。
大臣們現在反對還有用嗎
不但無用,還會鬧得君臣之間不愉快。
朱銘說道“第一年發行三百萬貫寶鈔,第二年再發行五百萬貫。如果商賈樂意接受,也可以酌情增發。但無論發多少,都必須準備金充足,沒有準備金時不得濫發。此事須謹慎,前宋紙鈔崩壞當引以為戒。”
“是”
眾臣應諾,其實頗不是滋味。
朝廷的底線,永遠都是沒有底線。
現在準備金和寶鈔比列定為1:4,今后財政緊張就可能變成1:5,乃至于不要臉的變成1:100。
太祖、太宗守規矩,開國大臣們也守規矩。
可一百年、兩百年之后呢
越到王朝中后期,就越沒有底線,財政出問題了誰管那么多
當十錢、夾錫錢、鐵錢這些再爛,那也屬于金屬貨幣,勉勉強強是可以使用的。唯獨紙幣這玩意兒,印多了就真變成廢紙。
翟汝文離開皇城,嘆息道“紙鈔又現,百年之后如何收拾”
種師道卻說“百年以后哪里管得了只要現在不發給士卒即可。”
蕭楚說道“百年以后,大明如果入不敷出,朝廷多半也會發紙錢。如今發不發,其實沒多大干系,凡事不可因噎廢食。”
眾臣心思各異,但大都比較擔憂。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