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一兩銀子的價值,可能會縮水到幾百文銅錢。
嘿嘿,富戶收藏銀元也有風險啊
一旦銀價持續下跌,富戶為了財產保值,必然把窖藏銀元拿出來流通,換取大明標準銅錢進行儲藏。
而銀銅比價穩定之后,富戶們又會更傾向于收藏銀元。
之前在御前會議上扯那么多,純粹是習慣性的掀屋頂,然后達到開窗這一小目標。
可惜,會議結束之后,竟然只有蕭楚來勸諫。
其余閣部院大臣,似乎都被父子倆ua了。只要不是特別離譜的事情,一旦皇帝和太子做出決定,最近一兩年居然就不再有大臣反對。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父子倆很自律,做出的大部分決策都符合“仁政”。
否則的話,即便是開國之君,也會有頭鐵的大臣直言死諫。
如今的滿朝官員,心理活動其實很簡單這皇帝很仁厚,太子也英武,沒干啥狗屁倒灶的事兒。只要不嚴重影響眼前大局,姑且就順著父子倆吧,只當是好生供起兩位活祖宗。
看看這位皇帝多簡樸啊,一個皇后,一個皇貴妃,一個貴妃,滿打滿算后宮就三個女人。
甚至連淑儀、昭容、修容等等嬪妃貴人都懶得封,若是換成別的皇帝,就算不好女色,也肯定封一大堆來彰顯威嚴。
嗯不對,最近似乎有什么風言風語,說是皇帝打算納易安居士為妃。
漢中。
寶泉局漢中分局主官黎銳,拿出幾張寶鈔遞過去“太守請過目。”
漢中知府叫黃叔敖,輩分挺高的,乃黃庭堅之堂弟。
拿到大明寶鈔,黃叔敖的第一反應是反感。
不說普通百姓,當官的看見這玩意兒都覺得惡心。
黎銳解釋說“今年只印發三百萬貫,面額皆為一百貫,共計三萬張寶鈔。請看正面最上方,那是這批寶鈔的編號。”
黃叔敖戴起老花鏡,湊近了仔細一瞧,只見用紅色油墨印著如下字樣庚戌0。
“每張的數字不一樣”黃叔敖感覺有點意外。
黎銳說道“每張都不一樣。印章為轉輪樣式,天干地支一個章,數字是另一個章。兩章分別在寶泉局兩位副官手里,撥好干支和數字,才能一起蓋章。另外,其他印鈔章,也分別在幾位官員手里。既可防偽,又能避免寶泉局官員偷偷多印。”
黃叔敖點頭道“如此甚好。”
黎銳又說“請太守看暗花。”
黃叔敖走到門口,對著天空看水印,取下老花鏡揉揉眼睛“帝王冠冕頭像”
黎銳解釋說“那是當今圣天子。誰敢偽造此鈔,形同謀反”
黃叔敖連忙把一疊寶鈔放在桌上,然后躬身作揖拜了拜。接著又仔細端詳“四種顏色印刷,倒是比前宋的交子更花哨好看。印章也多加了幾個,足夠唬人的。唉,就怕朝廷濫發啊。”
黎銳又是一番說明“大明寶鈔的面額,有二百貫、一百貫、五十貫三種,只是給四川和漢中商賈交易所用。”
“不牽扯小民便好。”黃叔敖點頭說。
黎銳說道“鄙人初來乍到,對漢中不甚熟悉。還請老先生出面,把漢中各縣富商招來一見。”
漢中富商是真不少,畢竟這里屬于龍興之地。
許多士紳商賈,通過漢中走出去的新興官僚,參與了一些地區的災后重建工作。
最早是朱銘發展襄陽、南陽,大量軍民遷徙至此,又安置了許多南下流民。當時物資奇缺,許多都得從漢中運來,漢中商賈趁機大賺一筆。
接著又是京畿地區重建,漢中商賈同樣撈到不少。
一個月之后,來自漢中各縣的上百個富商,稀里糊涂被知府黃叔敖召見。
有個別消息靈通者,其實已經猜到是啥事兒。
“拜見太守”
黃叔敖出現在府衙二堂,商賈們齊刷刷起身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