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察哥率軍殺到包頭時,附近的部落爭相歸附,幫助西夏軍隊去殺駐防金兵。
八千西夏精銳,帶著三千多草原騎兵,圍殺只有五百人的金國鐵騎。
西夏精銳傷亡近三千,部落騎兵傷亡數百之后潰散。
而五百金國騎兵,只戰死一百多,剩下的全部成功逃走。
就此,包頭被西夏攻占。
而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則被汪古部占了。
西夏連續兩年擴大領土,國力看似在持續上漲,但權力斗爭卻日趨激烈。
李察哥被明軍打得威嚴掃地,卻通過這兩年的對外戰爭,重新獲得了軍中威望。
甚至在他班師回朝之時直接把兩千嫡系精銳帶進國都,嚇得西夏國主李乾順寢食難安。
經過樞密院一番討論,大明暫不出兵北伐,繼續履行跟金國的和約。
都不需要再走內閣程序,因為樞密院的決定,就是朱太子的決定
以金國那費拉不堪的政體,如果不能持續戰爭搶劫,真實國力必然下降得飛快。非但無法休養生息,反而還會搞得叛亂四起。
大明這邊,只須持續發展內政即可。
推行攤丁入畝的最大好處,就是有利于人口增漲,而且人口也更容易統計。
古代一般只統計戶數和丁口,因為這些跟賦稅、徭役掛鉤。
舉個例子,北宋真宗年間,共計867萬余戶,卻只有1993萬余口,平均每戶只有兩口多一點。
很明顯,這里的“口”并非人口,而是需要服役的丁口。
現在,已經完成攤丁入畝的地區,大明朝廷直接統計戶數和人口。而在沒有完成攤丁入畝的地區,依舊還在統計戶數和丁口。
朱國祥想搞人口普查都難做到,只要官府還在收人頭稅,百姓就會千方百計逃避,不愿讓家中的新丁去上戶口。
“兩廣的戶口統計也送來了,”朱國祥扔出全國統計報告,“包含幽州在內,全國共計1629萬余戶,跟趙佶在位中期的2088萬戶還差很遠啊。而且由于戰亂、災荒和遷徙,大明新朝每戶的平均人口,其實遠遠不如宋徽宗那會兒。”
朱銘估計道“從宋徽宗執政的后十五年,到金兵南下肆虐,以及鐘相作亂湖南,全國人口恐怕損失了四分之一。尤其是河北、山東、湖南、浙江,受戰亂影響太嚴重了。”
“對于一個新王朝而言我們的底子已算不錯,甚至是非常不錯,”朱國祥說,“但因為人死得太少,許多問題也還保留著,攤丁入畝的速度必須加快。只有把人口變多,才更方便移民實邊。幽州需要充實漢人數量,高麗、西南、河西走廊乃至于今后的西域,都需要半強制移民。”
朱銘說道“開國五年,相對安定,這兩三年估計存在嬰兒潮。再過十二三年,等這批嬰兒長大,就可以挽起袖子干大事了。貴州移民十萬,云南移民十萬,這樣才能初步控制云貴,在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建立據點。”
朱國祥突然把太監喊進來,讓這太監抱來一樣東西。
“棉布”朱銘瞅了一眼。
朱國祥說道“棉花的矮化選育,還在進行當中,但我已經等不及了。這兩年讓勸農司和地方官推廣棉花,山東棉田已有二百萬畝,江浙棉田也有十多萬畝。由于棉布大受歡迎,現在都不需要官員引導,棉田的數量正在逐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