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諲正在糾結之中,忽聽孫立喊自己,他連忙上前說“在”
孫立說道“太子念你身為一省左布政,比別的貪官更收斂,當初又有獻土大功,這次就給你留點余地。安夷縣改為鎮遠堡,俺管武事,你管文事。把那里好生經營一番,以后朝廷征討大理國,鎮遠堡就是東路軍的前哨站。”
向子諲頓時激動起來,轉身朝著北邊拜倒“臣多謝官家、太子恩德”
見其他犯官露出羨慕表情,孫立說道“俺還要再挑幾人,作為鎮遠堡的官吏。還沒想好選誰,一路上伱們自己表現。”
孫立又叮囑說“到了鎮遠堡,不管是為官作吏,還是當百姓參軍,你們都要跟俺一起好好干。太子說了,鎮遠堡轄地內的漢民,在籍人口如果達到五千,俺跟向子諲就可以升官離開。再提拔別的犯官主持軍政,在籍漢民每增加五百人,就能有一文一武兩人升官調走。”
眾人聞之大喜,都在絕境當中看到了希望。
“虛頭巴腦的話,俺就不多說了,”孫立囑咐道,“咱們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漢民都是咱的命根子。不準貪污克扣漢民的糧食被服,更不準欺壓盤剝漢民,讓他們多多生兒育女,趕緊把人數給生夠了。”
“愿助將軍繁衍生民”犯官們齊聲大呼。
孫立又說“當地的蠻夷,落籍三年以上,全家都改了漢名漢姓,家中有三個成年男女會說漢話,也能算是歸化漢人。所以那些聽話的蠻夷,也要善待,讓他們好生學著說漢話。”
犯官曹成大建議道“可誘招附近蠻夷,教他們種植灌溉,然后給他們落籍,讓他們給官府交稅。再挑選他們家中的孩童,十二三歲的最好,教他們讀書寫字說話。”
“這法子不錯,”孫立點頭說,“給你一個差遣,你來負責教化蠻夷。”
曹成大頓時狂喜,等把孫立、向子諲送走,就該輪到自己升官遠離了。
他們都沒想過弄虛作假,因為朝廷查驗人口肯定非常嚴格。
向子諲問道“這次要流放多少漢民到鎮遠堡”
孫立說道“連兵帶民,兩千人左右。小娃娃不算,只論十五歲以上的。對了,誰懂醫術”
當即有三個犯官站出來,聲稱自己略懂醫術。
這些犯官,個個都是人才。
為了能夠離開鎮遠堡,如今可謂眾志成城。以五千成年人口為基數,每增加五百人,有就一文一武可以解脫,而且還把歸化蠻夷也算在里面。
他們相信,二十年之內,在場所有犯官都可以走。
川南、貴州、臺灣,全是這一套規則。
一張衛生紙都有用,更何況是一群官員。他們只要愿意做事,而且有明確目標,肯定能夠爆發出驚人力量。
別的不說,教化能力屬于頂級,可快速歸化大量蠻夷。
向子諲本來糾結要不要舉報宋徽宗,現在既然有了新目標,就沒必要再做違心事。
他離開孫立的船艙時,偷偷朝宋徽宗擠眼色。
二人來到偏僻處,宋徽宗帶著哭腔說“多謝賢弟之恩,賢弟就是俺的再生父母。”
向子諲一聲嘆息,問道“兄長近年來可好”
宋徽宗說道“囫圇著過日子,俺還續弦娶了妻,前兩年又生一幼子。”
向子諲瞬間無語。
這個狗入的昏君,還真是能混啊。一個亡國之君,居然神不知鬼不覺,在新朝做官娶妻生子。
看他那模樣,似乎活得很滋潤。
向子諲開始犯嘀咕,或許在某個關鍵時刻,可以把昏君供出來立功
有點卡文,調整一下。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