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
一個十多歲的少年軍官,疾奔到城樓說“父親,曷蘇館路可能沒了。明軍用炮車投來十多顆首級,全是各族豪帥的頭顱”
蕭仲宣眉頭緊皺“你可認出了哪個”
少年軍官名叫蕭安節,他說道“孩兒沒親眼看到都是聽人說的。但有軍將認出了高彪、大磐、李靖等人,確確實實是各族豪帥的腦袋。訛里朵已然大敗,錦州城哪還守得住父親當早做打算”
蕭仲宣是蕭仲恭的親弟弟,他們的母親是遼國公主。
天祚帝逃亡時,最后的武裝力量,即由蕭仲恭來統率。
蕭仲宣留下來保護母親,先被金兵俘獲。后來蕭仲恭又跟天祚帝一起,被金兵給俘獲。兄弟倆都被迫降金,而且表現得對金國極為忠誠。
前幾年,蕭仲恭還跟明軍死戰,被明軍殺死在戰場上。
身為遼國宗室,被金人搞得國破家亡。他們真的忠于金國嗎
蕭仲宣說“你的祖母、伯母、母親她們皆在上京。你我父子若是叛亂,家人必死無疑”
蕭安節反問“父親覺得金國還能獲勝嗎如果我們負隅頑抗,等明軍殺到了上京,祖母和母親她們又是什么下場”
蕭仲宣糾結無比,感到左右為難。
蕭仲宣是在顛沛流離當中長大,又跟母親做了好幾年俘虜。直到兄長也被金人抓住,兄弟倆才一起投靠金國。
他們的性格極為謹慎,生怕出現絲毫錯誤,被金國抓住把柄給治罪。
這么說吧,蕭仲宣不管是做文官還是武將,他在金國一文錢都不敢貪。他治理地方的時候,還不準小吏貪污。而且從不出風頭,在自己治理的州城中散步,百姓甚至都不認識他。
歷史上,他在朔州、潞州做太守,兩地漢民都給他建生祠供奉。
謹慎到連貪污都不敢的人,又怎敢輕易舉兵叛亂
“父親,你難道真要為金國盡忠”蕭安節質問道,“你忘了金人是怎么屠殺契丹百姓的你忘了大遼皇帝陛下,被金兵幽禁是怎樣屈辱而死的還有大遼的后妃、公主,是怎樣被女真蠻子瓜分受辱的”
蕭仲宣的語氣變得愈發平靜“不可妄動。就算要降明,也不該我們來挑頭。只要不挑頭作亂,家人就能多幾分安全。如果有人叛亂,我們順勢而為即可。”
“你要記住,就算是投了明國,也絕對不可張揚。我們皆為亡國之人,我們都是遼國宗親,不論在哪國生存都處處被人猜忌。一旦獲罪,必身死族滅。”
“伱我父子今后若在大明做官,不可貪污受賄,不可違抗命令,不可卷入黨爭,不可騷擾百姓。皇帝讓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在金國我們是忠臣,在明國我們也是忠臣。只要忠君愛民,就能得到皇帝信賴。”
蕭安節喜道“父親同意降明了”
蕭仲宣點頭“順勢而為。”
正說話間,一個傳令兵奔來“蕭將軍,南賊即將攻打山寨,你立即率契丹兵去救援”
蕭仲宣實在偽裝得太好了,而且他哥哥還為了金國戰死。
錦州各族將領當中,完顏撻懶竟然最信任蕭仲宣。
南方三處山寨,皆遭到炮火猛攻。
今天早晨,隨首級運來的,還有三十門火炮。再加上李進義手里的二十門火炮,足有五十門火炮拖去攻山。
不斷轟擊之下,駐守山寨的金兵士氣狂降。
金國騎兵從東西兩邊出城,想要沖擊襲擾明軍側翼。但幾個空心車陣擺在那里,金國騎兵在死傷數百之后,根本不敢再繼續進攻。
蕭仲宣率兵抵達山寨,駐守在那里的女真將領,讓他怎么打他都老實聽從。
但是,出工不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