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0842想著退休旅游的朱院長
大明建國之時,朱銘曾經畫下大餅。
收復燕云十六州,至少封三個國公。滅一個異族敵國,就封一個異姓郡王。
說出來的話就必須兌現
在反復商討之后,封爵結果如下
李寶,封遼東郡王。
張廣道,封齊國公。
楊志,封楚國公。
石元公,封魯國公。
李寶的累計戰功實在太多,如果要冊封一個郡王,那是百分之百給他的。誰都沒有異議,即便這次李寶沒撈到啥大功。
劉延慶、折可求等前宋老軍閥,全部官升一級、退休回家,每月可白拿工資。他們擔任的兵部或樞密院職務,通通讓出來交給其他調回京城的將領。
楊志則主要是擊敗西夏,當時大明的兵力捉襟見肘。他利用地形和火器,一戰把西夏給打趴了,為剛剛建國的大明贏得喘息之機。
不論是郡王還是國公,拿到這些爵位,全都得回京做官,不能在前線帶兵。
李進義、花榮、楊云、陳子翼、鄧春、關勝、韓世忠、姚平仲、吳玠、劉锜、張憲、折彥質、趙立、李成、耶律余睹、徐寧等諸多將領,這次或有立功,或是沒咋打仗,軍職都各有提升。爵位也有所提升,有的無爵者撈到低等爵位,有的爵位不變但增加食邑。
除非又起大戰,才會臨時派出做統帥。
岳飛、王彥、李彥仙,全部封侯這次都立下大功,他們屬于軍中新星。
李彥仙調回陜西,擔任陜西總兵。
接下來幾年,韓世忠和岳飛,各自鎮守一大片草原。
楊再興雖在遼東屢立戰功,但資歷實在太淺。這次只能封伯,但軍職連升了三級。
至于石元公,間諜頭子一個,而且非常低調,暗中付出了很多心血。
張廣道在山西,屢次擊敗完顏宗翰,同樣屬于戰功卓著。
王彥任河北總兵,陳子翼任山西總兵,姚平仲任河南總兵,關勝任山東總兵,折彥質任遼寧總兵,鄧春任淮南總兵,趙立任朝鮮總兵駐軍平壤亦有年齡稍大的將領,調回兵部或樞密院,比如耶律余睹就撈到兵部職務。
另外,石元公的情報組織,正式并入兵部為“軍情司”,并與驛站、遞鋪和漕軍系統融合。同時,還要跟樞密院對接。
韓世忠面對的是西夏和克烈部,岳飛面對的是蒙古諸部。
那些生活在祁連山南麓的黃頭回鶻,是裕固族的祖先。他們時而臣服西夏,時而臣服宋朝,各部散居無法統一。
就在朝廷籌備獻俘儀式及冊封大典時,鴻臚寺前來匯報“黃頭回鶻使者已進京,首領謙吉欲自立為汗,請求陛下冊封并賜國姓。”
可最近幾年,通過跟大明搞茶馬貿易,并且參與絲綢之路貿易,勢力在青海湖周邊迅速膨脹。
朱銘對此有點無語,青海勢力的崛起,也算是一個極大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