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進士們,跟在文武百官身后,朝宣德樓走得更近。
黃公度突然聽見一陣驚呼,繼而是歡呼吶喊聲。
李中在民族問題上侃侃而談,席間有人拍手稱贊,亦有更多人面露不屑。
最前方是重甲侍衛,由大內侍衛統領白勝率領,其后是古三和石彪指揮前進。
他們排在許多文官后面,緩緩走向御街,繼而朝宣德樓靠攏。
只有這三位將領露出臉部,其余重甲步兵全都拉下了面甲。他們全身被盔甲包裹,只有眼睛和嘴巴三處孔洞,豎著長槍整齊劃一的走來,大老遠都能感受到肅殺之氣。
穿著新發的官服,黃公度早早起床,跟一群新科進士聚在浚儀街。
因為支持趙鼎和岳飛,他才做官兩三年,便遭秦檜誣陷罷官。幾年之后被召回京城,很快又被貶去打理道觀。
樂曲再變,更加激昂。
只不過棉甲的制式不同,重騎兵棉甲的重量,相比以前僅略微減輕,但防御力能夠大大提高,而且還具有冬季保暖的功能。
這個時空的黃公度,注定有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他爹在宋朝還屬于低級將領,到了大明降為湟州駐防軍官,甚至連正式的將領都不算。
根據朱銘下達的換裝命令,接下來五年,重騎和驍騎都要換成棉甲。
而驍騎兵的棉甲,相比以前的札甲要輕很多,且防御力的變化不是很大。
前方的重步兵,已經走到宣德樓下。
“行軍禮”
兵部尚書喊道。
重步兵們右手握著長槍,齊刷刷杵在地上,左手握拳橫于胸膛。
朱銘站在城樓上,也左手握拳橫胸還禮。
“萬勝,萬勝,萬勝”
一瞬間,呼喊聲震天,黃公度被喊得熱血沸騰。
重甲步兵分作兩隊,在行禮完畢之后,沿著南街左右向前,走到預定位置站立不動。
“下馬”
重騎兵身邊還跟著扈從,扈從們協助騎士下馬,一起朝城樓上行軍禮。
繼而大呼萬勝,重新上馬,沿著南街左邊前進。
接下來又是驍騎,重復重騎的動作,沿著南街右邊前進。
花榮率領火槍手跟在后面,來到宣德樓前行禮。他們卻沒有喊什么萬勝,而是舉起燧發槍朝著天空,“砰砰砰砰”一頓齊射沒裝鉛彈。
朱銘撇撇嘴,他已經看到了,有些燧發槍擊發失敗,并沒有冒出來硝煙。
還得繼續改進啊,把擊發率給提升上去。
“這就是火銃嗎”
新科進士們議論紛紛。
他們大部分都聽說過火銃的威名,曉得大明有一支神機軍,打得兇殘的金兵狼狽而逃。
黃公度問道“至誠兄可曾見過火器”
李中回答說“楊國公大敗西夏時,我就在蘭州求學,當時有幸見到過。不過那時的火銃,還有一條火繩,現在卻沒有了。”
“此真國之利器也”黃公度連連贊道。
接下來的是混編部隊,騾子拉著一輛輛戰車前進,戰車上還載著許多震天雷。
每輛戰車,搭配有一個小隊,有刀盾手、長槍手、弓弩手、擲彈兵、伙兵等等。
最后出場的,全是火炮
前方是一門攻城巨炮,接著是十多門野戰炮,隨后是數十門各類小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