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茂回答說“此物乃西瓜。上皇已經培育好幾年,每年摒棄苦澀瓜種,專挑不苦的留種栽培。”
這個院子的宮女還沒安排過來,楊茂說道“娘子如果現在就吃西瓜,請記得收集西瓜籽,還要用紙筆記下數量。”
李貞越聽越迷糊,生怕自己搞錯了,趁著太監在時趕緊吃掉。
二人當即切瓜,太監還去找來一把刀。
不久,來了兩個宮女,也被李貞叫來吃瓜。
楊茂邊切瓜邊介紹“這種西瓜又不一樣,是用神農水秋水仙堿溶液浸泡過瓜苗的。上皇說這是四倍體。還能以此為母本,跟尋常西瓜雜交,培育出三倍體的無籽西瓜。”
李貞聽得一頭霧水,愈發感覺太上皇學識淵博。
楊茂分到一塊西瓜,說道“西瓜籽都吐到紙上,弱籽也要留下,記錄這顆西瓜籽的數量。這種四倍體西瓜,籽粒比二倍體更少,留種就變得更為重要。”
李貞贊嘆說“楊內侍不愧是太上皇的身邊人,農事也這般精通。”
楊茂心里頗為得意,嘴上卻很謙虛“咱從洪武元年,就跟著上皇去種地。這些放在上皇那里,只不過才剛入門而已。”
新來的兩個宮女,也沒有吃過西瓜,跟著李貞細嚼慢咽起來。
四倍體西瓜,放在古代妥妥的科技狠活,她們也算是提前幾百年享受到了。
收集好西瓜籽,楊茂帶回去復命。
雖然大明新朝的太監,出了皇宮就沒啥實權,但楊茂卻是極為風光的。
因為他懂農學
秋水仙堿溶液,被勸農官們稱為神農水。
勸農系統內部雖然不當回事兒,可這玩意兒在民間卻極為神秘。
包括許多士紳在內,對神農水有所耳聞,卻又不知其具體為何物。他們發現勸農試驗田的作物,產量往往比民間更高,乃至有些蔬果的外形特征都有差異。于是就認為是神農水的功勞,又覺得那玩意兒屬于不傳之秘,大部分時候他們都不敢打聽。
甚至是那幫研究化學的道士,也悄悄搞來神農水的“配方”。他們認為神農水含有天地元炁,能把普通靈藥培育為仙藥,還懷疑當初那個磨盤大的靈芝,就是朱國祥用神農水催生出來的。
而太監楊茂,就懂得制備神農水,還懂得許多農作物的增產方法。
“陛下,西瓜種子拿回來了。”楊茂捧著小紙包說。
朱國祥點頭“放下吧。”
太陽即將落山,院子里大風吹來,帶走酷熱的暑氣,看樣子今晚可能要下雨。
沈有容、文小妹、李清照、安娘四人,正帶著孩子圍繞在朱國祥身邊吃瓜。
味道還是不怎么甜,但也沒有苦澀味,蘸著白糖吃非常舒服。
白糖,是四川勸農官王灼,前幾天連帶著制糖工藝獻來的。
王灼本身就是四川人,精通詩詞和音律。由于屢試不中,老家遂寧又制糖業發達,他干脆抽空研究如何制糖。
朱銘起兵占據四川之時,王灼不敢“投賊”。一直等到大明建國,他才后知后覺來求官。可惜已經錯過時機,只撈到一個書吏職務。
王灼不愿做書吏,繼續研究制糖,于洪武四年獻上霜糖譜。
這本書從如何種甘蔗講起,還把甘蔗分成好幾個品種。哪些適合制紅糖,哪些適合制冰糖,他都寫得清清楚楚。
接著,又詳細記錄制糖工藝,而且以制作冰糖為主。
紫色冰糖是極品,深琥珀色次之,淺黃色者再次,淺白色冰糖最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