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門火炮連轟兩日,城墻剛有垮塌跡象,城內守軍就開始潰逃。
反正大明已經冊封金齒國王,得到這塊招牌便具備了法統。背盟得罪大明無所謂,你收回國王金印我也不認。你大明再牛逼,穿過大理和安南的國土來打我啊
海軍火炮被抬到岸上,一路拖拽到蘇茂州城外。
即便是大明建立之后,蘇茂州蠻夷也時不時越境劫掠。
兩年前擊敗占城、真臘聯軍,也是楊英珥統兵作戰。
這座土城并不大,平時只有幾百守軍,主要是安南用來鎮壓當地蠻夷的。
他們被火炮嚇壞了,畢竟是第一次遇到這玩意兒
楊再興的新軍,楊幺的海軍陸戰隊,趁機朝著城池發起進攻。
楊再興說“還沒想好,我打算全屠了。”
楊幺笑道“屠殺戰俘不好,我卻有個法子。”
“什么法子”楊再興問道。
楊幺說道“一部分運回廣西挖礦,那邊礦山多得很。一部分我帶去臺灣縣,挨著島上蠻夷開墾土地。婦孺也帶走,臺灣移民很多單身漢,發給那些單身漢做老婆,省得他們精力過剩成天鬧事。”
楊再興點頭道“也行。”
兩人率兵留在蘇茂州城,等著國內商船來接走俘虜。
也不能白等著,順便攻打周邊蠻夷。不把蠻夷打痛了,他們還要劫掠欽州邊境。
楊再興的新軍,分成幾百人一隊出動,從俘虜口中逼問蠻夷寨子的地址。
蠻夷膽敢抵抗就打,俘虜一個不留,年輕女人全部搶走。
蠻夷如果棄寨逃進山里,楊再興的新軍也不追,把蠻夷的寨子房屋全部燒掉。
一口氣毀了好幾個蠻寨,楊再興、楊幺二人,終于坐船前往太平江入海口。
安南是有職業海軍的,當初入侵北宋,安南的東路軍就是走海路攻打欽州
雙方在太平江口外激戰,安南海軍敗而不逃,始終在跟大明海軍反復糾纏。
終于,安南海軍敗退。
“揮旗,不追”楊幺下令道。
兵部和樞密院不是吃干飯的
兵部聯合禮部翻閱歷史資料,摘抄歷朝歷代在交趾作戰的案例。然后發給樞密院,讓樞密院的宿將們研究戰略戰術。
楊幺就接到了樞密院的作戰指導意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注意潮水漲落,不要盲目追擊敵艦。
因為中國歷史上,有人在太平江入海口翻過車
交趾政權在太平江口設下暗樁,即將退潮時引誘中國艦船殺進去。
交趾的艦船體型更小,吃水更淺,能夠在河口從容進退。
而中國艦船吃水更深,打著打著潮水退去,被暗樁卡住進退不得。
“敵艦又來了”
楊幺親自拿起望遠鏡觀察,頓時笑道“果然不出樞密院所料。傳令,敵艦過來就狠狠打,敵艦退卻不要追。”
不多時,安南艦船被擊中兩艘,驚慌失措的全軍撤退。
而大明海軍卻遠遠看著,沒有絲毫追擊的想法。
安南的水軍將領似乎很焦躁,整隊之后再次跑來誘敵。由于演戲太投入,撤退不及時,被大明海軍擊沉三艘艦船。
打到這種地步,情況已經很清晰了。
太平江口設有暗樁,而且彼此心知肚明
次日,趁著距離落潮還早,楊幺率領大明水師,進入太平江口拔除暗樁。
安南水軍殺來,被打得大敗而逃。
又過數日,楊再興、楊幺沿著太平江,率軍來到武安州城。
太平江太窄太淺,大型海軍艦船進不來,能過來的都是小型艦船和商船。
楊英珥也帶兵回來了,留下一萬大軍駐守諒山,帶著三萬大軍防守武安州。同時緊急從大黃冊征兵,征發了一萬農兵協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