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明遍地學校,底層平民也能讀書。
什么大明學者治國,就算是農夫的兒子,只要認真學習也能考試做官。
什么大明官員貪污一枚銀幣就要被處死,因此所有官員都很廉潔。
什么大明皇帝由人民決定,皇帝太殘暴就會失去神佑,人們會推選一個英明的新皇帝。
如此種種,安瓦里早已心馳神往。
不但是他,還有很多學者都向往大明。
因為塞爾柱實在太混亂腐敗了,世襲制之后的地方領主,對于百姓生殺予奪。
大大小小的貴族,也可以稱為蘇丹,宛如國中之國,往往在轄區內征收重稅。
還有年年打仗,不是鎮壓這個,就是征服那個。
相比而言,桃花石之地的大明,是多么的富庶、和平、文明……
艾布的那本《桃花石行記》,已在塞爾柱許多大城市流傳,靠著學者們手抄不斷傳播。
就連桑賈爾本人,都看過《桃花石行記》。
但他的關注點不同,此刻問道:“貴國皇帝,還在跟中桃花石作戰嗎?”
程瑀回答:“我國已經收復失地,早就征服了中桃花石。”
桑賈爾頗為震驚。
大明已經擁有了上秦和中秦,如果繼續往西打,豈不是要統一桃花石?
艾布說道:“我已將大明皇帝的功績,寫成了一篇長詩,并且配上了音樂。”
桑賈爾笑道:“表演吧。”
一個波斯女郎上前,在音樂伴奏下,開始吟唱關于朱銘的長詩。
演奏完畢,程瑀連忙致謝。
桑賈爾又笑著說:“接下來是我的贊美詩。”
又臭又長!
這首長詩詳細描述塞爾柱分裂,桑賈爾怎樣爭奪蘇丹之位,又怎樣重新統一塞爾柱,并且不斷的向外擴張。
每一次戰爭都沒落下,足足吟唱了二十分鐘。
桑賈爾非常喜歡這首詩,并且每打一次新的勝仗,都要讓學者把這首詩給加長。
翻譯跪在大明正副使旁邊,不斷把詩歌內容翻譯成漢語。
等長詩吟唱結束,程瑀恭維道:“陛下的偉大,從古至今沒有幾位君王比得上。”
“哈哈哈哈!”桑賈爾得意大笑。
次日,朱孝忠帶人去蘇丹馬場,挑選塞爾柱的極品良駒。
而程瑀則帶著官員學者,跑去蘇丹圖書館挑選書籍。
總醫官嚴秀清也去了,詢問管理員哪里是醫書,結果發現密密麻麻好幾個書架。
他又問那些醫書最有名,最終發現了伊本西拿的著作。
雖然看不懂波斯文字,但書中有大量配圖。
嚴秀清甚至發現一副胎兒透視圖,詳細畫著母體血管怎樣連接胎兒。
真的,他都不用看文字,翻閱一幅幅配圖就興奮不已。
此次大明使節團出海,最大的收獲不是賺取財富,也不是獲得優良馬種。而是初步畫出航海圖,以及眼前海量的波斯學術著作!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