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跟錢愐交易馬匹的,是一個貝都因部落長老,名字叫艾哈邁德。
當問起馬兒價格時,艾哈邁德指著身后那匹阿拉伯馬:“這是貝都因人最優秀的戰馬,它肩膀上的紅色斑點,是先知負傷時濺出的血。我們這次三個部落來賣馬,但三個部落所有的戰馬當中,只有這一匹是真正的圣血馬。”
錢愐只是笑笑,并沒有反駁什么。
艾哈邁德嘆息道:“如果不是生存太困難,我們絕對不會把圣血馬賣掉。它的毛色必須是灰色的,紅色斑點必須在肩膀上,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圣血馬。”
說著,艾哈邁德開始講先知作戰負傷的故事。
阿拉伯商賈翻譯對錢愐說:“他沒有撒謊,圣血馬確實很罕見,貝都因人很少將其出售。”
隨船出海的大明養馬官低聲道:“這匹馬雖然也不錯,但在這一百多匹馬中,并不顯得出類拔萃。如果價格過高,還不如多買幾匹別的馬。畢竟他們覺得神圣的東西,對我們而言沒有什么用處。”
錢愐說道:“君子不奪人之美,你們的圣血馬就留著吧。”
艾哈邁德其實也不想賣,他轉而指著一匹白馬說:“這種白馬也很罕見,在所有戰馬中極為珍貴。雖然很多戰馬看起來是白色的,但仔細查看卻是灰色,而我們帶來的這匹是真正的白色。它有白色的毛發,粉紅色的皮膚,深色的眼睛。”
基因突變造成的,沒變出啥特長,但也沒啥疾病。
這種白馬,在沙漠地區其實不好用,它的粉色皮膚容易受到陽光灼傷。賣價之所以很高,純粹是物以稀為貴。
大明養馬官說:“這匹白馬極為神駿,可以留作馬種。”
錢愐點頭道:“不錯,我買了,價錢慢慢談。”
一匹一匹慢慢檢查,養馬官還掰開馬嘴看其口齒,不斷在小本本上進行記錄。
最后,養馬官問道:“你們這種馬有什么習性?”
艾哈邁德說:“它們太聰明了,很容易學壞。”
“學壞?”養馬官沒聽明白。
艾哈邁德解釋道:“如果訓練的方法錯誤,它們會養成壞毛病,甚至能學會偷懶和耍賴。我們貝都因人,都是把馬養在自己的帳篷里,跟它同吃同住來培養感情。它們喜歡跟人親近,每天跟人相處少了,它們會感到很孤獨。”
大明養馬官:“……”
養馬官開始整理措辭:“我是想問,你們這里很熱,戰馬是否會不耐寒?我大明的戰馬,都是極為耐寒的。”
艾哈邁德搖頭說:“不知道。”
好吧,一輩子生活在熱帶沙漠里的貝都因人,你問他關于寒冷的問題確實有點超綱。
養馬官又問:“是否耐粗飼?如果行軍途中,精飼料沒有了,這種馬能保持戰力多久?”
艾哈邁德說:“我們的食物并不富余,馬有時比主人吃得還好。如果實在沒吃的,那就只能讓它啃草,堅持行軍幾天是沒問題的。戰馬如果跟主人感情深厚,它可以陪主人一起挨餓,直到戰死為止。”
好像什么都說了,又好像什么也沒說。
養馬官只能傾向于耐粗飼,畢竟沙漠里不能一直保持有精料。
至于耐不耐潮濕,養馬官沒有問。
因為所有種類的戰馬,在潮濕環境下都容易生病。
簡單交流搞不明白,養馬官干脆詳細詢問,貝都因人平時都是怎么飼養戰馬的。
艾哈邁德認真敘述所有細節,最后還透露出頂級訓馬之法:“有一個傳說中訓練戰馬的方法,傳聞先知每天只給戰馬吃少量飼料。連續餓七天之后,再把戰馬成群放出,讓它們去槽中搶食,并趁機訓練戰馬的紀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