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嶺上的生存條件過于惡劣,除非山谷里正在打決戰,否則敵將不會在山上布置太多人——吃飯和飲水是個大問題。
二人各自在附近下山,回到谷中互通消息。
韓世忠說:“我發現一個墩臺,根本不是寨堡,里面撐死能有兩三百人。這種地勢,那般大小,平時頂多五六人駐守。”
“我那邊也差不多,少量精兵就能快速拿下。”岳飛說道。
他們運氣好,西夏來不及修長城。
歷史上,西夏被蒙古人打痛了,等蒙古人退兵之后,就在兩側山嶺修筑大段長城。既可以快速運兵運糧上山,又可以駐守長城防備蒙古人攻山。
如果此時山上就有長城的話,岳飛、韓世忠根本無法進攻,只能像成吉思汗那樣駐軍對峙。
商議完畢,岳飛、韓世忠留下休息,讓麾下將領各帶八百精銳攻山。
不用從頭攀爬,在標記好的谷內位置,先派善于登山者,不穿鎧甲爬上去。然后砸下木樁,拴繩索拋下,后續著甲精銳拽著繩子攀登,最后還綁著一架架木梯拖上去。
木梯是從兀剌海城帶來的,就是民間使用的普通木梯。
曹煜作為向導,說這邊難尋樹木。
岳飛、韓世忠所料不差,他們發現的兩座墩臺,平時只會駐守六人,戰時根據情況增加兵力。
由于克夷門處于后方,已近百年沒有打仗,平時墩臺里甚至一個兵都不駐防。畢竟就算只駐兵六人,給他們運糧食也很麻煩,漸漸的大家都圖省事兒懶得派兵。
此時此刻,卻有二百兵守著。
當大明精銳殺去時,墩臺立即點燃狼煙,繼而更南邊也升起狼煙。
負責觀察的明軍瞭望手,此刻早已爬上較高的山峰,通過狼煙判斷其余寨堡或墩臺的位置。
岳飛、韓世忠還派出大量輕騎,前往山谷更深處打探情況。
草原輕騎去了一陣,很快就狼狽逃回。
“兩位將軍,前方七八里外,山谷蜿蜒曲折,拐彎處埋伏了敵人。我們剛奔過去,就遭到一頓攢射,又有敵騎猛沖而來……”
負責打探情況的部落貴族,非常委屈的回來報信,他的騎兵剛剛死傷數十人。
韓世忠點頭說:“給你記一功。”
負責攻山的精銳,
在西夏墩臺升起狼煙之后,還在繼續翻山越嶺。
他們從一個山嶺下來,然后爬另一個山嶺,接近目標之后再尋找合適位置攻打。
難度極大!
山體多為片麻巖、石灰巖和頁巖組成,長年累月的風化侵蝕,導致有的山壁呈90度。就算是最緩的山坡,也在45度以上。不過在巖石分層之處,也有一些突出的巖體可供踩踏。
王貴仰望前方的墩臺,正面山體就有幾丈高,墩臺的夯土墻體也有一丈多高。
他們帶來的簡易樓梯,用來攻打墩臺屁用沒有。
正常爬上去就得費老鼻子勁,有敵人防守絕對攻不下,除非明軍能長翅膀飛上去。
王貴又繞去墩臺后方查看,頓時破口大罵:“他娘的,這邊也陡峭得很。上面那些敵軍,自己就是費力爬上去的,他們吃的喝的也是用繩子吊上去的!根本不可能攻下來。李震,你帶幾個人回去報信,就說我在這里先守著,讓都護派一些草原兵來。不必攻打,把敵人圍死在上面。餓死他們!渴死他們!”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