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讓岳飛和韓世忠囤積糧草,靜觀漠北變化,時機一到就出兵北上。
第五,冊封杯祿汗的弟弟為古爾王(菊爾汗),或許可以借此分裂克烈部——此時的克烈部,整體實力強于蒙古。
漠北的世界線混亂了,跟史書對比已面目全非。
就連朱銘也無法猜測局勢如何發展,但克烈部與蒙古部即將爆發戰爭是肯定的。有可能是直接數萬人規模的大戰,也有可能是不斷的小規模摩擦,然后激起雙方怒火再打仗。
……
西遼,虎思翰耳朵。
馬擴、蕭仲宣率領的使節團,在深秋時節抵達這里。
病重之中的耶律大石,似乎突然有了精神,居然親自騎馬出城迎接。
隔日,擺酒設宴。
耶律大石滿臉笑容說:“馬使者是老朋友,蕭使者也是老相識。一別多年,還能見到兩位故舊,實在是人生一大喜事。來,喝酒!”
馬擴舉杯卻未飲,而是說道:“中國天子聽聞閣下病重,甚是擔憂,因此派我們過來慰問。大汗還是莫要飲酒為好,保重身體方可長治西域。”
耶律大石笑容不變,輕描淡寫道:“前不久確實病了一場,不過已經痊愈,就不勞大明天子憂心了。”
“那就少飲一些。”蕭仲宣說。
耶律大石說道:“也罷。兩位既然奉勸,那我就從善如流,少飲一些酒水亦可。”
他是順著臺階下,怕自己喝得當場暈倒。
一番宴飲,耶律大石回到自己的皇宮,剛進門就面露痛苦之色,被侍衛攙扶著進去躺下。
蕭查剌阿不很快前來求見,遞上一個紙袋說:“明國皇帝的禮物,夾雜著一個紙袋,上面寫著陛下親啟。”
耶律大石拆開紙袋,里面是一篇文章:《試論西遼與黑汗國制度》——大明太子朱洋。
這篇論文,被朱洋寫出來以后,還交給內閣眾臣討論修改。
耶律大石仔仔細細看完,忽地渾身發了一場大汗,連身體的疼痛都被他忘記了。
字字句句指明西遼的弱點,推測耶律大石死后,如果西遼不能再出強君,必然迅速走向衰弱之境地。
耶律大石喃喃自語:“明國太子有此見識,姓朱的后繼有人啊。連他兒子都熟悉我大遼國情,看來那些漢人商隊里藏著許多細作。”
蕭查剌阿不問道:“要不要捕殺漢人商隊?”
“沒用的,”耶律大石搖頭說,“把漢人商隊嚇得不敢再來,最后吃虧的必然還是我們。朱皇帝果然有唐太宗之志,已經盯上我們大遼了。還趁著我病重,專門派使者來示威。”
就在此時,馬擴與蕭仲宣求見。
耶律大石緩了一陣,等精神稍微好些,才讓兩位使者進來。
馬擴問道:“我國太子那篇文章,大汗可曾看完?”
耶律大石也懶得繞彎子了:“直說吧,朱皇帝派你們來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