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夏希亮尷尬一笑,明白這次回去要挨鞭子。
敵人的三支前軍部隊繼續前行,左右軍也跟著壓上,象兵軍團開始移動位置。只不過火炮的聲響,讓戰象顯得有些焦躁不安。
“來了!”
波羅迦羅摩聞聲朝海上一看,果然見到無數船只出現在遙遠的海面。
有正規的錫蘭槳帆船戰艦,有聯軍貴族的海貿商船,也有聯軍轄地內的近海漁船。每艘船都塞滿了人,這樣子沒法打海戰,但運兵到戰場側翼卻有奇效。
“夏指揮,海上來了敵人!”一個副將派人來報。
夏余慶說:“老子看到了,慌個什么?”
夏余慶不慌,那些泰米爾士兵卻很慌。
因為船只前進的方向,是他們的側后方。等幾千敵人登陸,他們就要被前后夾擊了,到時候很多泰米爾兵都會逃跑。
炮手正在慌慌張張填彈,準備著第三輪炮擊。
一百多個漢人騎兵,卻是分為兩隊,出陣等待命令。
夏余慶又派出一百個老兄弟,帶著各自的兄弟子侄和泰米爾部曲,列成亂糟糟的陣型漸漸前壓。
“轟轟轟轟!”
第三輪炮擊,這回運氣逆天,居然有三發炮彈落入敵陣。
就在敵方前軍更加慌亂時,分為兩隊的漢人騎兵從左右殺出。
騎兵將領楊遵告誡夏希亮:“錫蘭弓厲害得很,有可能射破普通札甲,你沖殺的時候注意點。”
“明白!”夏希亮不敢再托大,緊跟在楊遵身后沖出。
其中三分之一的騎兵帶著火槍,他們奔去敵人前軍的左前方。然后翻身下馬,站在地面上開火,隨即收起火槍拿出騎槍沖鋒。
另外三分之二的騎兵,則是用弓箭在敵人前軍右前方騎射。這些家伙在錫蘭島半路轉職騎兵,無論騎術還是騎射之術都不算特別精銳。但畢竟都是貴族老爺啊,認真訓練了好幾年,用來欺負土著綽綽有余。
對于漢人騎兵來說,他們比較幸運,敵人的前軍當中沒有弓手。
錫蘭弓箭一共有兩種。
一種是長弓,弓身長度普遍在150厘米以上,個別弓長甚至超過180厘米。有效射程超過200米,是錫蘭弓箭手的主要武器。
另一種是復合短弓,因為制作難度和成本較高,復合弓數量較為稀少,只有錫蘭貴族才能使用。
長弓雖然威力很大,但缺點也很明顯。
它的弓體太長了,對身高有嚴格要求,而且訓練起來特別困難。
波羅迦羅摩上次被大明使節團打爆,他麾下的長弓手都沒來得及射箭,就幾乎被明軍殺得全軍覆沒。
幾年過去,他重新訓練了一批弓手,但只有區區兩百人而已。
沒辦法,錫蘭長弓很容易制作,可僧加羅人的身高卻不足,很難挑選到合格的弓箭手——讓男子平均身高1米5的民族,大批量的訓練長弓手,實在是太難為他們了。
此時此刻,僅有的兩百錫蘭長弓手,全被當做寶貝留在波羅迦羅摩的中軍部隊。
根本就沒派出去戰斗!
嗯,戰象身上那些弓箭手,則使用更為稀有的復合弓。
在沒有遠程火力干擾的情況下,漢人騎兵迅速沖到攻擊距離。
敵人前軍先遭炮擊,又遭火槍和弓箭射擊,緊接著又是騎兵沖鋒。他們慌張無比,陣型特別混亂,卻還沒有真正崩潰。
百余騎兵切角掠過,一部分重新奔回來騎射,另一部分下馬給火槍填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