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仙沒有表態,又詢問一些軍情,就把這些騎兵打發走。
眾將各抒己見,有人覺得可以趁機攻城,也有人覺得那個捉翁是詐降。
李彥仙還未做出決策,忽有軍中電報官前來:“西邊四十余里外,發現零散西遼騎兵,可能是西遼援軍派出的偵騎。”
明軍已在高昌城西北一處寨堡內,臨時架設起一座天線。
雖然天線架得不高,規模也不算大,但方圓數十里的軍隊,只要帶著手搖發報機,就能迅速給李彥仙傳消息。
“不需要考慮了!”
李彥仙站起來說:“先打援軍再攻城,以城內守軍的士氣,只要滅掉援軍就能一舉拿下。”
李彥仙讓陳子翼率領數千騎兵連夜出發,僅攜帶三天的糧草,沿著火焰山南麓往西急行,從戈壁沙漠地帶繞去西遼援軍的后方。
復又讓前兩天趕來的副帥種彥崇,帶著其麾下主力連夜出發,移師到高昌城西南方二十里的營寨。那里雖然沒有地上河流,卻是坎兒井最多的區域,也是高昌城周邊農耕區的菁華。
其余各處營寨,抽兵往李彥仙的主營集結。
西遼援軍一路急行,距離高昌城二百里就慢下來。一是害怕突然遭遇明軍襲擊,二是減少每日行軍時間恢復體力。
“滴滴滴滴!”
電報員跑來匯報:“陳子翼將軍來電:我部已在荒漠最西邊,不知敵軍主力是否已過。所帶飲水還能支撐兩日,據向導說,往西往南都可補水。”
李彥仙對電報員說:“讓他繼續在荒漠里潛伏,等待我的命令!”
陳子翼此時在哪兒?
繼續往西就能去葡萄溝吃葡萄了。
又過一日,西遼援軍騎兵越來越多,雖然還沒摸清主力在哪里扎營,但李彥仙基本確定敵軍就在附近。
又過一日,估計是急于救援高昌城,蕭斡里剌帶著援軍主動現身,直取種彥崇所在的豐富水源地區。
李彥仙吩咐電報員:“傳令陳子翼,他可以動手了。”
陳子翼在向導的帶領下,沿著火焰山南麓沖向葡萄溝。
這里沒有敵軍,甚至不見幾個青壯,只剩一些老弱婦孺而已。
當地村民,被援軍給強行征作民夫,如今就在蕭斡里剌的大營內。
他又順著河流南下,疾馳十余里發現一處大營。
那是蕭斡里剌的援軍主力營寨,也是附近最適合扎營的地方——吐魯番市區!
蕭斡里剌已經帶兵去打種彥崇,營內只剩數千士兵和大量民夫。
陳子翼還未接近,營內就已狼煙沖天。
等繼續靠近一些,發現這里壁壘森嚴,騎兵必須下馬才能作戰。卻是蕭斡里剌耽擱了兩天時間,讓沿路征來的民夫挖壕溝、筑壁壘,好生鞏固自己的主力大營,顯然早就防著敵人來偷襲。
“全軍后撤兩里,下馬休整片刻。”
陳子翼一聲令下,數千騎兵后退,只留少量騎兵警戒。
余者跑去河里打水,把已經干癟的水袋灌滿,然后給戰馬喂水、喂鹽和豆餅。
將士和戰馬都休息好了,他們才重新上馬。
并不去攻打兵力空虛卻壕深壘高的敵營,而是堵在敵軍主力與敵軍大營之間。
現在的情況是,蕭斡里剌的正面為種彥崇部,東北側是李彥仙主力,背后還有陳子翼的騎兵。被三面包圍了!
當然,如果高昌城內的守軍殺出,也可視為西遼把明軍給前后包夾。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