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元領到的那匹戰馬,是去年明軍在伊州繳獲的,來自于天山北麓草原騎兵。
說實話,比他家里那匹神駿得多。
“前面有河,也有營寨,就在那里休息!”領頭的軍官喊道。
這是一支由漢人移民組成的運糧隊,負責把一些糧草輜重從焉耆運到前線。除了移民運糧之外,還有五百軍士沿途保護。
武舉元身為臨時營長,自然不用親自搬運糧草。
他負責管理自己這一營的移民,各種瑣碎事務都要過問。有時候不知該咋處理,就去請教那位負責押糧的小校。
西域的地理環境,讓武舉元頗覺稀奇。
他們穿過一片沙漠地帶,說有綠洲就有綠洲,前面那條河也不知從哪兒來的,仿佛突然就出現在沙漠之中。
河邊的營寨,應該是主力留下的,現在成了糧草轉運點,還有一部分軍士在營寨留守。
安頓好自己這一營移民,把所有物資都交接了,武舉元跑去跟小校套近乎。
“胡將軍……”
“說了多少次,莫喊俺將軍,俺的軍職和軍銜都不夠資格。”
“嗨,早晚的事。”
武舉元特別會來事兒,不但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而且見縫插針奉承那押糧小校。
這個叫胡遵的小校,被武舉元拍馬屁拍得很舒服,于是時不時傳授一些行軍打仗的經驗。
胡遵盤膝坐下,武舉元立即繞其身后揉肩捶背。
被按摩得舒服了,胡遵微微閉著雙眼問道:“你可知遭遇敵襲,隊伍如何后撤?”
武舉元說道:“選一二精銳斷后,其余部隊徐徐后撤。”
胡遵搖頭說:“徐徐后撤,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就算是真正的精銳,臨敵后撤也容易變成潰逃。這個時候,就需要用抽隊法。”
“什么是抽隊法?”武舉元忙問。
胡遵說道:“隔一隊抽一隊。接到命令后撤的小隊,隊長親自押隊面向敵軍,副隊長引導全隊后撤。此隊退到指定位置,立即整頓陣型,隨時準備御敵掩護友軍。而沒被抽到的小隊,原地結陣警戒,待友軍撤到既定位置,他們再由正副隊長引導后退。”
武舉元立即明白過來:“就是隊與隊之間,交叉掩護后撤,保證時刻都有將士在御敵。”
“你小子聰明得很,”胡遵點頭贊許,“今日只教你這些,慢慢消化一下,明日再教你別的。”
武舉元也不貪多糾纏,更加殷勤的幫這位胡小校按摩。
吃飯過后,他從包袱里拿出紙筆,取水研墨認真記錄“抽隊法”。
運糧隊沿著沙漠邊緣繼續前進,次日抵達前線戰場。
一路上都能看到明軍的騎兵,聽說偶爾有敵騎繞來襲擊運糧隊,這附近已經爆發了好幾場騎戰。
武舉元被編入民夫營,駐扎在一處營寨之中。
龜茲城外,敵軍已構筑起防御工事,圍繞城池筑起兩圈營壘。
想起比高昌城,龜茲城的防炮能力更強!
這里的城池面積更小一些,城墻也更矮一些,護城河甚至不足8米寬。但是,城墻特別厚!
墻基厚度普遍超過15米,個別地方甚至達到22米。
也不知道出自哪位建筑師之手,反正龜茲城就很詭異,護城河又窄又淺,城墻則又矮又厚——這里的矮,只是相較于高昌城而言,它在西域其實特別高。
千萬不要低估回鶻人的筑城能力,他們的祖先甚至在漠北廣修城池,最早那些筑城工匠皆來自于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