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劉備幽怨的眼神孔明也只能干咳一聲,心里雖然有點美滋滋的,但一定不能被主公看出來。
“大哥你要這么想。”張飛開導道“你的陵墓都在這兒了,后輩們來這兒對軍師只是拜拜,對大哥你那真的是在與伱上墳吶哎哎哎,大哥你拔劍干嘛你不想想哪個皇帝能有你這待遇,每天都有萬兒八千人來上墳呢”
如此追了兩圈劉備只能郁悶的還劍入鞘道“躺在其中每天看這么多漢家后輩倒也不錯,但是不是太吵了一點。”
“至少大哥你完完整整葬進去了二哥你看我作甚”張飛左右張望一下,還是決定就此止住話題。
咱們順著門進來,首先要看的是右手邊的三絕碑。
何謂三絕
其一文絕,撰文者裴度出生在安史之亂后,歷仕七朝官至宰相,與白居易交好,是晚唐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其文盛贊丞相有事君之節、開國之才、立身之道及治人之術。
其二書絕,謄文寫碑者柳公綽與其兄柳公權均為當時書法大家,其書端肅渾厚,古樸自然,是為一絕。
其三德絕,后來四川巡按使贊嘆武侯之功德,與裴文柳字垂于不朽。
不過還有另一個說法,認為第三絕乃是鐫刻者乃是蜀中名師魯建,其技法精湛可為一絕。
“這第三絕定是這鐫刻名師”孔明急忙斷言“能用石刻還原出一代書法大家的神韻,非大師不可,該當一絕”
眾人看著孔明窘迫的樣子不由得大笑,馬良也笑嘻嘻道
“軍師,看來不僅僅是這后輩,連那后世也多崇你敬你拜你呢。”
孔明輕嘆一聲“敬者拜者,乃是為蜀漢丞相諸葛亮而來,如今我乃左將軍帳下軍師將軍諸葛孔明,寸功未立,如何能厚顏領此贊頌”
“且即是那丞相諸葛亮,能有功績也離不開上下一心,文物相和,也定然非一人之功。”
劉備笑著捉過孔明雙手贊嘆道
“后世說的倒是不假,孔明的立身之道,當屬一絕,我等當學習之。”
孔明臉上窘意更盛,眾人莞爾,目光移到光幕上繼續看下去。
唯一的遺憾就是光幕拍的并不清晰,無法將那可稱一絕的碑文細細看一遍。
在三絕碑對面還有一碑,這個石碑就晚一點,記錄了武侯祠的變遷。
劉備算是發現了,這后輩即使站在他漢昭烈廟的牌匾下依然能面不改色的稱之為武侯祠。
怎么感覺其實是他劉備在蹭臣子的香火
這個明代的石碑記錄的是蜀獻王朱椿對于武侯祠的修繕,他將香火鼎盛的武侯祠廢除,將諸葛亮移入香火稀少漢昭烈廟劉備身側。
就此武侯祠不復存在,僅有漢昭烈廟,但成都百姓依然稱此為武侯祠,來此祭拜諸葛亮的人絡繹不絕。
直到后來清朝再次修繕,四川巡撫遵循了老百姓的意見,重修了武侯祠,將其置于劉備廟后面,至此才奠定了我們如今看到的武侯祠,啊不,漢昭烈廟的格局。
夠了你根本不是真心的稱呼漢昭烈廟
劉備心里默默流淚,并在心里數落那個朱椿。
雖然知道對方多半如那個明朝皇帝朱八八一般重視禮法,見不得拜臣子而不拜君,所以才強行遷了孔明的祭祀位置。
但結果卻反而導致他堂堂昭烈帝連自己的陵寢都不配有名字了。
“沒事兒大哥,好歹你還有廟呢。”并在關羽眼刀到達之前飛速道“你看俺老張的廟都沒了,多半只能蹭蹭大哥你的香火了”
“而且換個角度想,要不是軍師,咱們也沒這么鼎盛的香火不是”
再往里走,便是咱們都熟悉的文臣武將廊。
東廊以龐統為首十四文臣,西廊以趙云為首十四武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