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將全部死于非命
甚至這次還都是熟人
“馮休元張文進”劉備一口便叫出了這兩將的表字
“去歲周公瑾克南郡之前,兩人便聯袂過江前來投效,如何”
孔明面色沉重“荊州時向巨達曾和我說起過他有一族侄名向寵,聰慧有禮,還未加冠。”
向巨達即向朗,寄居劉表處時雙方也打過交道,如今在江陵城以北的臨沮任縣長。
“應是光幕所說的荊襄之戰。”關羽捻須記了起來“我等克復了臨沮,那向朗便投了大哥,并最舉薦了自己的族侄。”
這也是合理且順理成章的猜測。
“會死于混戰”張飛不相信“蠻人柔弱,如何能讓一良將死于其中,或有陰謀”
劉備瞅了瞅自己三弟的腰圍,搖頭在三弟你面前有不柔弱的人嗎
但是知曉三將之死,劉備對孔明苦笑道
“只是苦了孔明,夷陵之役,三弟、馮習、張南皆歿,向寵、廖化也平添敗績。”
“此皆漢之良才,一戰損歿,難怪廖化七旬之軀亦要披掛上陣。”
“那主公更應慎重行事,避免再入此窘境。”孔明告誡,劉備應下。
位列第十一的馬忠其實更像個文官一些。
劉備贊其能力,孔明執政時平定南中叛亂,協助孔明管理南中七郡。
蔣琬費祎執政其間馬忠也參與了國策的調節,費祎出軍抗曹爽時甚至還在成都主持大局,稱得上賢臣,善終。
眾人二松了一口氣總算不是死于非命了
蔣琬感受著投向自己的視線無奈撓撓頭知道自己很強,但真的不想這么忙啊,如果可以,還是好想被人稱呼為蔣書佐啊。
“這馬忠居然心懷漢室”劉備則是萬萬沒想到
“我去丹徒時與這馬忠打過照面,是那潘璋的部將,想不到竟胸藏宇宙”
“等江陵初定我便去信于馬忠,有如此之才何必屈居潘璋之下”
張飛一臉贊嘆“大哥我錯怪你了,想不到丹徒直行還能發現如此良臣”
眾人都為劉備的發現而高興,但孔明總覺得似乎不太對,但又不好出言打斷。
傅僉和其父傅肜都是武將,但可能為了避免父子同列,傅肜就被遷到了文臣里。
夷陵之戰時傅肜主動為劉備斷后,死前痛罵吳將
“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傅僉有勇有謀姜維甚愛,263年傅僉駐守陽平關拒魏軍。
副將蔣舒反叛導致陽平關陷落,傅僉寧死不降,死于亡國前夕。
滿門忠烈
關平看了看那傅僉的塑像,又看了看自己那一如高山一般沉默的父親。
忍不住胡思亂想起來不知道光幕中的那個自己和父親一起遇害時是個什么想法,但多半悲痛欲絕吧。
那這個傅僉呢其父為大伯斷后而死,其人最終也為阿斗盡忠,也不知他死前是否想起了自己的親父
不,他也并非單單為阿斗盡忠,也是為漢而死,一如自己與父親,赴死不僅為兄弟之義,也為漢之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