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死了
孰真孰假
斬功之機
這是樂進聽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腦海中迸出來的念頭。
這位江東都督的才能誰人不聞
先登陷陣聞名的曹子孝被其在南郡打成了龜縮之將,最終棄城而逃。
同樣風格的樂進一到襄陽便將警惕心拉滿。
短短兩個月內飛來了無數消息
有稱周瑜功高震主,孫權甚憚。
有稱周瑜于巴丘聚兵,欲進益州自立。
甚至有稱孫權將江陵送與劉備,可笑
勇于先登并不意味著樂進是個莽夫,能每戰忘死而活到現在,恰恰相反是因為足夠謹慎。
又呼嚕了兩口湯餅下肚,放下碗擦了擦胡子,樂進示意親兵讀情報。
“合肥傳來消息,周瑜病逝。江東將臣俱往丹徒吊喪。”
樂進閉眼不說話,須臾道
“遣斥候,探當陽、旌陽、江陵城防。”
“喏”
親兵得令離開,樂進起身將一旁梁柱的鑌鐵刀拔了出來。
猛將多用槍槊,但若先登破城,長刀更優。
幽幽冷光在樂進身著色,滿意彈了一下刃鋒,錚鳴有聲。
“明公之大業,何惜身”
八月中旬樂進領兵進當陽,當陽城門大開一鼓而下。
“你們將軍呢”
樂進騎在馬,看著被自己親兵推出來的當陽書佐倍感無聊,隨口問道。
那個書佐涕泗橫流伏在地不敢動彈,口中話不成句子
“小人愿降當陽愿降,小人不要官職啦,也不要田產,乞將軍不殺”
“啪”樂進馬鞭在書佐面抽出一條血痕
“某問你,此地守將呢”
痛苦卓有成效,那書佐閉目號哭道
“回江東啦都回江東啦給那大都督奔喪去啦”
樂進撥馬便走,同時吩咐道
“進旌陽不,進江陵,哨騎先行,察二十里。”
親兵一拽韁繩,到后面與斥候吩咐一番,很快幾隊斥候縱馬揚鞭消失在當陽百姓視線內。
無人在意的書佐跪伏在塵土里,不顧面疼痛,高呼
“將軍大恩”“大恩”
樂進吃完那碗湯餅的次日早便拿到了消息
當陽與旌陽城防空虛,路還能遇到稀稀拉拉潰逃的百姓,捉到的百姓稱守將與令長歸江東。
哨騎不敢太靠近江陵恐被察覺,但能看到江陵城外新城已經停工,城門守軍在江水嬉戲。
或是圈套但周公瑾已死,何懼
毋須猶豫,樂進率六千人過當陽直奔江陵而來。
至于書佐的哭嚎壓根沒放在心,只要破了江陵,當陽如何便不是由當陽人說了算的。
降或者不降沒有區別,城邊塵土不缺那幾兩熱血的灌溉。
六千人能打下江陵嗎樂進挽著韁繩騎在馬沉思。
江陵城北面臨水,此時大軍臨近,那幾個嬉水的守兵已經慌忙呼號著跑回了城內,但城門并未第一時間關。
過了少頃,有幾騎從江陵城內奔出,舉著火把帶著桐油直奔渡橋而來,似是想將渡橋燒斷。
不需吩咐,亂箭便逼得幾騎不能前,幾騎猶豫了一下,最終似乎盡人事聽天命一般將物什朝著渡橋盡力擲去,然后看也不看打馬便回。
此舉在引得樂進麾下一陣哄笑,有人嬉笑“吳兵就是這樣,一漢當五胡,吳兵當半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