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則是選擇了最直球的方式,一雙大眼看向了孔明
“軍師,既沒錢又沒糧,織造蜀錦能用來干嘛”
孔明呵呵一笑“翼德耐心觀看便是。”
幾乎就在發布言錦教的同時,丞相動用權力,在蜀中增設錦官一職。
錦官看字面意思就懂,就如鹽鐵官營的鹽官鐵官一般。
錦官的增設便意味著季漢的蜀錦正式官營,只有在官市中才能購買。
而當時季漢官市的流通貨幣是什么咱們上一期便說過,是劉巴設立的直百錢。
這個對季漢百姓來說沒什么變化,但對丞相來說他總算完成了布局。
這場戰爭的武器終于準備就緒,下一步便是吹響戰爭的號角了。
224年,鄧芝奉丞相之命,前往東吳和談。
“俺老張懂了”張飛一拍手“用蜀錦去換糧食嘛。”
龐統瞧著張飛搖了搖頭如果真這么簡單,光幕會如此費盡口舌
不過與其執著于這個暫時不明白的策略,不如分析一下鄧芝的出使
“此前孫侯與曹丕乃是虛與委蛇。”
“而且光幕此前也說過,孫侯與季漢的重新結盟,引得曹丕問策于賈詡,后含怒出兵。”
龐統搖搖頭,曹丕這樣左不聽右不納的主君,真是誰攤上誰倒霉。
以賈詡之才,臨終之策竟能被束之高閣,真是可嘆息。
事實上劉備在夷陵之敗后雖然意圖反攻,但很快病情的惡化促使劉備改變了想法。
當時孫權就遣使來說和,劉備也并未拒絕,同樣派宋瑋、費祎出使江東作為回應。
這次和談因為劉備的去世無疾而終,但至少說明雙方是有重新結盟的傾向。
224年丞相感覺時機成熟之后,派出毛遂自薦的鄧芝出使東吳。
這場雙方都有意的結盟在孫權略微忸怩了一下后便通過,就此季漢和東吳,再次成了盟友。
而同樣也意味著,東吳對于丞相敞開了國門。
重新結盟后,東吳的商人帶著采購蜀錦的意愿來到蜀中,但很快傻眼的發現
蜀錦因為收歸官營,在官市里只能用直百錢購買。
那直百錢哪里來此時的季漢便提出了要求
你們帶糧食來換直百錢,再用直百錢購買蜀錦,豈不美哉
東吳的商人不明白為什么不能直接用糧食換蜀錦,但還是照做。
因為東吳對于蜀錦的需求量,太大了而且甚至還能通過走私賣給曹魏,換取更為高昂的利潤。
因為后漢書輿服志有明確記載,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而蜀錦更是蠶衣中的極品,沒有人能拒絕。
自此季漢需要的錢糧開始源源不斷的被商人們送入蜀中,在季漢的官市中置換直百錢,再用來購買蜀錦。
而就在這一進一出之間,季漢的官市悄無聲息的打贏了這場無形的戰爭,收割了一份財富。
季漢的府庫開始充足,本來已經到懸崖邊上的季漢,被丞相成功拉了回來。
光幕說的太過直白,因此龐統在腦海中模擬了一遍便大概明白了。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蜀錦的定價權。”
龐統抓住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