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于荊州的亂臣賊子正在朝益州逼近”
隨后他們便各自散去,有人去勸諫州牧,有人去審時度勢,也有人如法正這般人心思動。
而隨著戰報一封封送入成都,這間茶樓的碰頭也變得愈發頻繁。
“卑鄙無恥的竊國之盜與叛賊龐羲聯合”
“織席販履之徒使詐斬殺了楊懷將軍。”
“劉備已經以重兵占據了白水關。”
“劉皇叔正在朝成都進發。”
法正冷眼旁觀,但心底對于劉皇叔的手段頗為滿意。
最近成都開始流行一種巴掌大小的檄文,體積小,字數少,容易攜帶也容易銷毀。
法正自己私下已經收集了好些張,基本上每一封檄文就只說一件事兒。
劉璋欺龐羲龐羲好治民這兩個是最近的,大概就是說了下龐羲對于劉璋平定趙韙之亂的幫助,以及如今劉璋的恩將仇報。
法正不信這玩意兒,但他知道成都內百姓絕對相信都寫在紙上了還能有假
另外的一些檄文就比較誅心了劉焉謀反、劉璋逼反張魯、劉璋暗投曹賊、劉焉擅殺朝廷使者等等。
這些個被翻出來的陳年舊事,百姓雖然不太明白,但關于張魯之母和劉焉等這些抓眼球的事兒,百姓紛紛表示
俺有一友甚愛觀之,恨其短恨其少也。
也因此百姓們從自己的角度捋出來了邏輯這劉皇叔要來找州牧討說法呢
雖然成都內也張貼了布告,劉璋怒斥其為污蔑,但寥寥數張布告比起來人人兜里都有幾張的巴掌大檄文,只能說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
對茶樓內的吵吵嚷嚷充耳不聞,法正知曉他們表面上吵吵,私下里還是會拼盡全力在劉皇叔面前留個印象。
這段時間不斷有大族的家仆偷偷用繩索系了溜到城外不知所蹤,多半都是為了去尋劉荊州。
有傳言說成都城東的守軍靠收好處已經購了兩套宅院了。
法正頗為羨慕,但也頗為歡喜。
成都已經死氣沉沉太久了,這種有意思的事兒上次發生都已經不記得什么時候了。
哦對了,上次見到的憲和先生倒是頗為風趣,不知道能不能在劉皇叔那里為自己說上話
以及,不知道劉皇叔什么時候才能抵達他忠實的成都
法正望眼欲穿,但劉備反而走的更慢了。
從江州到閬中不過花了十天,隨后又花了五天到梓潼,再花八天到涪城。
綿竹守將李嚴倒戈來降,導致劉備接下來走的更慢了。
一方面是主動放緩速度,一方面也是因為主動前來表忠心的人確實有點多。
不少前來歸附的豪強甚至自帶干糧主動護衛,一時間劉備聲勢愈發浩大。
綿竹之后便是雒城,劉備倒沒有什么特殊的想法,因為守將是劉璋之子劉循。
有這層關系在,劉備還是覺得不去雒城自討沒趣比較好,干脆繞過去得了。
結果還沒走到雒城呢,劉循就已經被捆好放在了劉備面前。
劉備眨眨眼睛,看著一旁滿臉寫著“快夸我”的雒城大族,最終還是給了一些賞錢和允諾打發走。
竟這般容易劉備只覺得猶如夢中不太真實。
直到劉循的怒罵聲讓他回過神來。
“堵上嘴。”劉備搖搖頭,隨即仔細打量了一下劉循自語道
“這倒算得上是一件好禮物。”
地上被捆得結結實實的劉循聞言心肝兒一顫。
劉循在腦袋里給自己想的諸多劇本并沒有實現,他被一隊士卒看護著要送往成都,而這個隊伍的負責人是簡雍。
“必不辱使命”簡雍拱拱手,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