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殞命,庸主長存。
劉備目瞪口呆。
他只覺得胸膛中還有一股怒氣無處發泄,在胸膛中來回激蕩,愈蓄愈烈,最終“蹭”的一聲拔劍出來,對著幾案一頓亂砍。
一張木幾頃刻間變成了一堆碎木。
面對群臣一臉擔憂,劉備無力擺擺手
“我非氣阿斗,而是氣這世道”
昂然起身的劉備也不收劍入鞘,將這柄長劍放在眼前輕輕彈了一下,劍刃有錚鳴之音。
“自我兄弟三人起兵伊始,如姜伯約這般流血忠臣我等見過不知凡幾。”
“當時我們兄弟三人便自語,吾等欲興之漢,當令義士忠臣無此之窘境”
“結果”
長嘆一聲,劉備收劍入鞘,盯著光幕默然不語。
若說此前武侯祠評點諸將時印象最深者,對劉備來說無疑首推張嶷。
抱病出征,領無當飛軍與曹魏血戰,拼至最后一人為國捐軀,堪稱英雄。
結果這樣的英雄連看病的錢都沒有
除此之外,那些名字無不是在光幕中聽聞不止一次,他們是季漢的忠臣良將,但是卻根本沒有與之匹配的待遇。
而至此時,劉備對于阿斗的憤怒反而出奇的淡了下來
這是阿斗之錯么一個只懂得斗蛐蛐的孩子,如何抵擋得住這繁華洛陽的誘惑
甚至劉備不由得還想起來了自己少時求學的時光。
斗狗,縱馬,賽車,美衣服那些東西當時占據了自己全部的時光和注意力。
直至如今回頭看,他才后悔在那時沒有多讀幾卷書,多問師長幾個問題。
“我劉玄德”
劉備正色,對著廳內眾人一揖而下
“著實有愧于心懷漢室之眾臣”
但即使如此,司馬昭在第二次問阿斗的時候,他卻表達了完全不同的想法
先父墳墓遠在隴蜀,無日不思。
個人覺得阿斗的兩次回答正如他在歷史上的評價一般,仁善但無能。
樂不思蜀是肥宅阿斗的第一真實反應,但隨后被郤正勸諫后,心里的仁善重新占了上風,他尊重了這個危難時舍棄一切跟隨自己的臣子,笨拙的表達了自己想法。
阿斗毫無疑問是三國最善良的君主,沒有之一。
這種肥宅本性其實和少時的劉備愛斗狗和美衣服沒什么兩樣。
有所區別的就是劉備經歷了亂世,親眼見了人命如草芥,歷經浮沉方打算終結亂世重鑄炎漢。
而阿斗從記事起就已經被劉備很好的保護起來了,蜀中有天險,軍政有相父,這塊劉氏的璞玉缺乏了百鍛成剛的機會。
當劉備被這個亂世毒打了一遍又一遍,下定決心求名訪賢,追逐屬于季漢的渺茫希望的時候。
同齡的劉禪被養在深宮,所見不過被院墻劃出來的一方天空,所能褻玩者不過是內侍遞過來的兩只蛐蛐罷了。
對于昭烈帝的血脈來說,安穩的深宮朝堂,或許正是鎖死雄心壯志的地方。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