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此刻靜悄悄,群臣束手,回蕩著的唯有李世民的笑聲。
掃蕩四方時群雄束手尚且不覺,而等到收起刀子開始治理起來天下,地方豪強這東西便真真切切橫亙在他的面前。
而且正因為自己出身亦是隴右豪強,因此李世民更加明白豪強對于朝廷的態度。
“皇權與地方權這說的倒是不錯。”
李世民喟然長嘆。
中央朝廷的政令最終都要落實在地方,而地方上的豪強裹挾百姓,離得近的尚且知曉甲士兵鋒之利不敢不遵,離得稍遠就陽奉陰違與地方官員討價還價,離得更遠的有些干脆就不聽調令。
而如的這博陵崔,李世民自己都堪稱“久仰大名”。
臣子不說話,但李世民自己心里也簡單算了一下
“這崔氏,與光武同興,帝死他不死,國亡他不亡。”
“朕為國操勞,結果反倒成了他博陵崔家的長工”
這話語未免有有些誅心,房玄齡杜如晦對視一眼,兩人一個清河房一個京兆杜,雖然心中覺得有點委屈,但此時委實不好說什么。
面對房杜遞過來的眼色,長孫無忌微微一笑
“大家為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何必如此自貶”
“就如這光幕,歷經千年依然愛護大家,而那博陵崔湮滅于青史,即使經千年留下的唯有唾棄。”
李世民的臉色這才好看一些,不過心中一些自己的思考還是沒有說出來。
比如這博陵崔徹底發跡是在晚唐,那一門十多宰相說不得俱在晚唐
而晚唐安史之亂這讓李世民沒有調笑的興致。
于是干脆略過這個話題,看向了另一個世家
“這弘農楊氏居然已經斷絕了”
這個疑惑倒是很清楚明白,畢竟前隋楊堅稱其十三世祖乃是后漢太尉楊震。
臣子們面面相覷,最終也只有房玄齡勉力道
“或是后世對史家典籍研究的更為透徹然,弘農楊氏從漢末至前隋,確實幾經起落。”
“北朝幾脈楊氏俱稱弘農楊,其間或有齷齪。”
李世民搖搖頭,現在對這個壓根兒不信,畢竟李唐自己強認李暠都被這光幕拉出來吊打了,此行徑說不得便是看楊隋此舉來的靈感。
而且當此時皆以強附世家余脈為榮,那后世能通攬史冊,看了那朱八八乞丐出身而得天下,恐怕并不覺得這種強攀有何尊貴可言,說不得俱是當笑話來看。
就如他李世民難不成真有沾那李暠之光彩那李暠因為他千古一帝而光彩還差不多
于是也僅是交代了一句
“若修晉書,當細致考證,勿給后世看笑話。”
房玄齡心領神會,躬身遵旨,其他臣子亦心思各異。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世家這個玩法已經被漢朝的豪強們開發的很完善了
用財富結交名流,讓名流授予自家子弟顯名,有了顯名的子弟可以合法快速的進入官場,進入官場之后利用權勢再去攫取更多財富。
有了更多的財富就能結交聲望更高的名流,聲望更高的名流授予更高的顯名,最終進入官場的子弟獲取更高的官位如此等等,周而復始。
豪強,名士,官場,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你只需要擁有這三樣中的其中一個,便能順理成章的加入進去,循環壯大,最終在漢末的時候參與到逐鹿天下這場游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