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再次感覺自己看的書還是太少了,但把握住了關鍵字眼之后發出了疑問
“佛本是道”
孔明哈哈大笑,拍著張飛的肩膀道
“翼德啊翼德,愚也何其智也”
張飛嘿嘿一笑,就當軍師在夸自己,欣然應了下來。
孔明則是從中梳理出來了脈絡,揮筆寫了下來
莊老之說、魏晉玄學、格義禪宗、新儒。
龐統總結道“難怪后世言稱社會之進步。”
“生產力需要進步,制度需要進步,就連學說也需要不斷進步。”
旁邊圍觀的張松也點頭贊同,按著自己的理解道
“蜀中有天險,既易守難攻,又隔絕與外界名家交流,故而蜀中士子言談不及中原名家。”
“也就是說蜀中的發展是比較緩慢亦或停滯”
孔明點點頭“哲,智也,這哲學應當是引導人如先賢一般知世處世的一種學說”
這個猜想很快被放下,畢竟他們當中真正讀過佛經的也就孔明一人。
劉巴與糜竺則是盯上了“支票”這個字眼,在一旁竊竊私語。
劉備瞧著這佛教的興起的原因,為百姓不忍
“這亂世人,真不如太平犬也。”
眾人默然,唯有張飛興奮的搓手
“大哥你說這個俺就不同意了。”
眾人一時側目,提前為那些將來可能要倒血霉的豪門世家默哀。
不過劉備看著梁武帝又有點生氣
“這梁武帝如那笮融一般,俱是國賊”
“笮融侵占下邳糧賦修廟宇、供僧尼,梁武帝耗國財修佛塔塑佛像。”
“本該用來富國強郡之財,化作那祈求來世的廟宇。”
“這梁武帝,視一國為兒戲,如此糟踐”
潛臺詞就一句話活該你亡國啊。
孔明倒是對這個僧人很是贊賞
“這玄奘,一己之力完成如此偉業,想來應成了漢地佛教的先賢。”
“定然又是一位銘傳千古的人物。”
如今光幕看得久了,他也學會了用長遠的眼光來看事物。
畢竟這佛教功過光幕說的清楚,華夏先賢也說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種出西域取他國經典,糅合進本國思想的行為,在孔明看來與先秦時的百家爭鳴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知那遠方的羅馬,又有何經典孔明這一刻很感興趣。
李世民現在眼睛亮晶晶的,只有一個想法
“玄奘在哪兒”
有如此毅力的人,簡直與他腦海中那遣僧為間的計劃不謀而合
甚至冥冥中他有一種感覺這玄奘與他在歷史上定然也有交集
這倒是好尋,房玄齡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