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此句一出,李世民反而心中有些空落落的。
由他在晉陽起兵而起的大唐,在這十四個字上畫上了句號。
貞觀期間府庫盡出,或賑災救民或者用作軍費打擊異族,最終在亡時化作一捧黑灰。
無數英杰良才與他一起,或縱馬踏敵,或改制矯吏治,但最終使盡各種手段上去的酒囊飯袋最終也被踩踏入塵埃。
跌坐在榻上,望著已經看過很多遍的甘露殿穹頂,李世民默然不語。
“陛下若是累了,便先去歇息著便是。”這是長孫皇后相勸的聲音。
房玄齡與杜如晦一頭道
“陛下,臣會抄錄好,陛下之后再行覽閱亦不遲。”
搖搖頭,李世民低聲道
“朕還經受得住。”
面對長孫皇后懷疑的眼神,李世民想勉強笑一下,但頭一次感覺嘴角勾起來是如此費勁,最終只是搖搖頭道
“觀彼輩亂世,只覺得帝君無道,官吏貪墨,合該早亡。”
“可是如今看后世我唐子民罹難,卻又總想再消弭一些禍患,多使一些手段。”
“哪怕能將這盛世延個五年十年,這些女兒家能享受的太平時光是不是便能再長遠一些”
長孫皇后不說話,只是將李世民的手掌納入她雙手,如此卻又仿佛有力氣傳遞過來。
感激笑笑,將另一邊手合上摩挲了一下,起身到書案旁,他打算現在直接就將這首詩抄錄下來,此后便掛于甘露殿,做自己的警醒。
至于黃巢的結局就相對乏善可陳,僖宗徹底將權利讓了出來后,導致藩鎮節度迅速坐大,并最終開啟了五代十國。
面對認真起來的節度使,黃巢自不是對手,再度被趕出長安之后一路東逃一路敗亡,并最終留下了吃人的記錄。
但事實上回頭看,以黃巢之才也依然能足跡遍天下并殺入長安,本身就能說明晚唐自己的問題有多大。
而且封建社會的本質就是吃人,黃巢雖被史書記載吃人,但封建時代的門閥世家可是吃了百姓的生生世世。
關于黃巢吃人的記錄,舊唐書與新唐書出現了微妙的偏差。
后晉人寫的舊唐書中,對于前期黃巢起義軍的描寫中多是與唐軍作戰,以及攻城略地的內容,少有暴行。
直到黃巢第一次主動退出長安之后,舊唐書才記載“賊始酷虐”。
宋朝人修的新唐書就比較有意思一點,記載的黃巢基本上從起軍開始就是一路燒殺搶掠。
而關于黃巢第一次進入長安不久就開始搶劫的記載,同樣也是出自于新唐書。
而更有意思的一點是,燕云十六州是在后晉手上割讓出去的,因此宋朝對于后晉的記載向來極盡貶低之詞。
宋初的史學家兼大臣就銳評后晉的末代皇帝石重貴,說“自古亡國之丑者,無如帝之甚也”。
不過也不知這宋代大家看到靖康之恥會如何評價。
詳細的吃人這個應該就不用說了吧,一個是尺度有點大,一個是記載被很多人考證過應該是捏造,寫的人既不知兵也沒干過農活。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