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怒氣頓消,主動引著徐庶落座。
徐庶好奇看看張松案上如山的公文,笑道
“剛才孔明還與我說,若非有張松幫襯,他與主公如何能如此輕松”
張松連稱不敢,但心下也愈發歡喜。
“元直剛從北來,認為曹賊會如何動作”
孔明直言相問。
對此徐庶顯然早已考慮過,當即不疾不徐道
“曹賊必伐荊襄。”
孔明嘆口氣點點頭
“與我和士元之斷,不謀而合。”
道理很簡單,漢中這塊地兒,不管誰占了都沒關系,但姓劉的占了就絕對不行,尤其是劉備。
以曹賊所圖,也不會坐視劉備坐大,而能選擇的戰場無非就是漢中與荊襄。
漢中易守難攻,荊襄地勢開闊。
關中民生凋敝,若進漢中甚至還需從河南調糧草。
荊襄地連許都,若挺兵而進可說基本無后勤之憂。
因此不管最終會打成什么樣子,第一場正面戰斗必然是要在荊襄展開的。
孔明專注聽著徐庶侃侃而談,最終擊節贊嘆
“元直辨析軍勢尤勝當初,堪稱洞若觀火。”
徐庶笑笑渾不在意道
“故而,等見識完光幕之后,我便要速歸荊州了。”
“元直怎么來了便要走”
劉備急匆匆進來,一進入府衙便聽到了徐庶的話,當即大驚。
徐庶寬慰道
“欲圖主公大計,豈能偏安”
“然無論益州還是漢中關中,庶都不明地理。”
“唯熟荊州,且如今江陵商貿繁華,公安工學興盛,庶愿為主公拒敵于江陵之外。”
劉備沉默,這個道理當然明白,但心中依然不舍。
看氣氛略有沉悶,徐庶眨了眨眼睛促狹問道
“不知何日能吃上主公喜酒”
“還是孔明說我才知道,竟錯過主公與孫夫人喜酒,憾矣”
劉備哭笑不得,不過也暫時沖淡了剛剛升起的離愁。
對此孔明倒是心底明白,等成都走上正軌之后還要對南中亮出刀刃,漢中懸而未決也離不開人。
而荊州,他本來的打算是讓法孝直獨控漢中,讓更熟悉荊州的士元回去幫襯云長。
但既然元直回來,那倒是免去了士元奔波之苦。
閑話少敘之后,徐庶則是忽然記起來一件主公甚為糾結的事情。
“主公極為掛心的那個陸遜,應是江東陸家的陸議。”
劉備頓時瞪大了眼睛“根本沒有陸遜這個人”
雖然早有猜測,但劉備不明白徐庶是如何斷定的,拋出了此前的疑問
“江東大姓,既不避諱又不避禍,為何改名”
“賜名。”
徐庶吐出了兩個字
“臣在許都聽聞,程立夢登太山,捧日,曹賊遂加日於立上,故而改名。”
劉備頓時懊悔的拍拍腦袋,得勢時間太短,再加上以前的游俠經歷,導致牽涉到改名,劉備的第一反應就是避禍。
而如今看來,遜字有孫,確實更像是一種榮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