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缺,但可惜這盛唐忠臣沒活路啊。”
“玄宗殺忠臣,叛軍也殺忠臣,萬里盛唐,竟無忠臣容身之所。”
眾人頓時心有戚戚焉。
做忠臣難,做這玄宗的忠臣,更難
法正此時也沒了調笑的心思,為這盛唐的忠骨嘆了一口氣
“就像那王忠嗣有戰功有兵馬,更與玄宗有義子之情,結果還是被一言而死。”
孔明默默將開頭的兩句話寫在紙上,讀了一讀。
簡單之言,瑯瑯上口。
孔明一時間有點好奇,不知有沒有機會看到這兩句話的原文。
就在東都洛陽三位鐵骨忠臣殉國的時候,河北也有人率先行動了。
鐵骨的顏真卿有個同樣鐵骨的哥哥,顏杲卿,此時任職常山太守。
顏真卿本在中央任御史,因為看不慣楊國忠參了一本,便被楊國忠抱著借刀殺人的心思扔到了安祿山的轄區。
來到這里之后顏真卿便和自己哥哥聯系上,確認了安祿山的反心。
但沒什么用,因為此時你若是去跟玄宗說安祿山要造反,玄宗會將你綁了送到安祿山那里由他處置,以示信任。
顏真卿并不氣餒,到了平原郡之后呢,一方面泛舟游湖,喝酒猜拳,讓安祿山麻痹大意,以免真的被一刀砍了。
一方面悄然積蓄糧草,修繕城池,廣結義士,招撫豪強,為安祿山的叛亂做準備。
安祿山造反之后,在常山留下了李欽湊與高邈兩人率五千兵馬坐鎮后方。
常山太守顏杲卿曲意逢迎李欽湊,將其灌醉后斬殺,隨后以李欽湊名義邀請高邈,將其活捉,此時又恰逢安祿山親信何千年從洛陽回來送信,也被顏杲卿活捉。
此時常山郡已然光復,顏杲卿決定派兒子顏泉明押送高邈何千年兩人,并攜帶李欽湊的腦袋前往長安報捷。
只是這件事出了意外,顏杲卿起兵時的助手張通幽聲淚俱下,求顏杲卿同意讓他一起去長安獻俘。
張通幽的理由很簡單他的哥哥張通儒追隨了安祿山,叛軍要是敗了,他們一家老小都要被噶,顏杲卿自無不允。
顏泉明于是帶著張通幽一起上路,不過此時北下之路都是叛軍,一行人只能繞道河東去長安。
太原府尹王承業熱情接待了顏泉明,然后詳細詢問了河西的情況,并主動表示
此去長安路途遙遠,且河西戰況危急,不如由我替你去長安表功,豈不美哉
顏泉明掛懷父親,于是略微思考就同意了,直接打道回府。
王承業當場殺了何千年和高邈,并洋洋灑灑寫了一封奏章,將河北亂局,顏真卿堅守,常山郡光復等等都寫了進去。
只是有一點不同,他將顏杲卿的名字抹去,替換成了自己的名字,并在其中力陳張通幽之功。
最終王承業從太原府尹升遷羽林大將軍,張通幽留長安為官。
所以這時候送到安祿山手里的就是兩到消息
顏杲卿起義,光復了常山郡;顏真卿起義,殺了段子光。
暴怒的安祿山命史思明回河北“平叛”,自己則繼續在潼關下發呆。
史思明選擇的第一個打擊目標就是顏杲卿,而顏杲卿則是第一時間向附近的王承業求援。
王承業吞了顏杲卿的功勞,自是巴不得顏杲卿死。
因此顏杲卿守城八日,戰至最后一兵一卒時也沒見到王承業的援軍。
常山失陷,顏杲卿以及一家老小都被送到洛陽聽候安祿山發落。
李世民已經不再為玄宗動怒。
但此刻卻因為一個太原府尹有點破防
“大唐怎么成了這個樣子”
“這王承業,當剮”
平淡的口氣說出了冷冰冰的話,足以說明李世民心情的敗壞程度。
魏征也看不下去了
“短視之輩皆顧私利,忠臣泣血報國多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