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兵馬讓哥舒翰很不舒服,上奏玄宗將這支部隊納入潼關指揮,并隨手斬殺了杜乾運,連罪名都懶得編造。
正因為雙方的這些斗法,導致楊國忠的不安升至頂點,最終幾乎是使出了渾身力氣,讓玄宗命哥舒翰出關。
這便是哥舒翰“慟哭出關”的原因。
回頭來看,將安史之亂推向高潮的根源也是信任的崩塌。
因為安祿山的反叛,導致玄宗不再相信任何人,所以不假思索就斬了高仙芝與封常清。
高、封之死令哥舒翰對朝廷難以信任,故而會不擇手段攫取權力以求不被掣肘。
哥舒翰的行為讓楊國忠不再信任哥舒翰,最終一力促成了哥舒翰的出關。
以上種種,最終導致本來半年就能撲滅的叛亂愈演愈烈,成了燒毀大唐盛世的燎原野火。
“時窮節乃見”李世民默默思量。
隨即嗤笑道
“朕算是看明白了,這長安實在是太過安逸了。”
“若在無險可守的洛陽”
長孫無忌小聲道
“大家,歸根結底還是這楊國忠心術不正。”
“若是這宰相如那張九齡、顏真卿一般,勿說是否會如此爭權奪利,這叛亂都不會生起。”
不過其中意思大家也都明白
這朝廷若是真在洛陽,禁軍該爛照舊爛,叛軍打過來的話,玄宗也不過就是多跑幾步路罷了。
而且朝廷這般烏煙瘴氣是因為宰相,至于宰相為何會出問題嘛
李世民心態好的出奇,大膽開麥道
“何謂安史之亂不如稱隆基遺禍。”
隨即更是一嘆
“如今方知后輩恨其不能早死二十年絕非虛言。”
而腦海中自然也想起來了后世那不夜城的雕塑。
太玄盛世之稱、開元盛世的三層壘臺。
各種方面都能看出來,這玄宗執政之初絕不是如此昏聵的模樣。
這玄宗似乎如自己一般,以三郎之位奪權,隨后勵精圖治將這百年盛世推向了頂峰。
然后又親手推了下去。
隨后一個離經叛道的念頭不可抑止的在李世民腦海里冒了出來
這玄宗總不會是被誰穿越了吧
“這玄宗總不會是被那安祿山的生父給穿越了吧”
張飛小聲逼逼這個猜測。
如此說法只能讓眾人無奈笑笑,笑完之后便是嘆息。
“如此大好局面,竟因幾人私心作祟,致使黎民徒遭兵禍”
劉備簡直比李世民還要不能接受這個局面。
進軍中亞,橫跨數萬里,若無亂禍,這唐完全有能力去進軍中亞,與那所謂的黑衣大食一爭高低。
但最終君臣將互相離心算計,小亂變大禍,斷國運滅盛世。
隨即劉備望向孔明,孔明回他一個疑惑的表情。
然后復看了看自己三弟以及趙劉張法等文武,心中浮起一個疑惑
待人以誠,知人善任,有那么難嗎
孔明則已經在與趙云規劃了
“如此看來,雍涼隴右之地早取為宜。”
趙云難得打趣道
“軍師怎地這時反倒如此心急了”
孔明語帶艷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