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武將,但侯君集至今為止頂多只能算是幕僚參軍,領大軍作戰的經歷目前還是零。
而當他假設自己就是哥舒翰的時候就悲哀的發現無論怎么選擇,最終似乎都逃不過死路一條。
生路唯有一條引兵出關時那崔乾佑跪在道路一旁,獻上自己的腦袋。
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也就到了這時候,侯君集才忽然發現
“還是大家好啊。”
少時入秦王府到現在,他堪稱是順風順水。
從沒有遇到過這種主上猜忌,同僚構陷的死局。
而且換個角度看,后來那滅高昌國之功也算是陛下賞給自己的。
一時間侯君集甚至感覺到一種莫大的慶幸
名將又怎樣能打又怎樣比得過自己有個千古一帝的陛下嗎
想來后世諸輩對咱應該是羨慕得緊吧
也不知道自己子孫被卷入這安史之亂時是何境遇
不過百年,他侯君集的遺澤應該還未消耗殆盡吧
李世民對此一無所覺,三個踵息壓下心中翻騰的烈火,只能告訴自己
這李唐皇室的家風,真該肅正一下了。
能力不足不是問題,沒有擔當那必然會給百姓生禍。
這玄宗的那點小心思,李世民看的門清,因而更加厭惡。
為什么不知會百官與百姓蓋望以此拖延叛軍腳步罷了。
“這玄宗御駕親征喊了三回,結果逼死了三個將星。”
法正滿臉的嘲笑
“竟一時間分不清誰是國賊也。”
張飛搖頭
“對百姓來說,這安祿山是賊,這玄宗亦是賊也,有甚區別”
“一個奪命,一個掘根罷了。”
說著張飛還跟孔明請教
“軍師,這潼關之破,豈不正如光幕舊言,堡壘皆始破于內”
孔明點點頭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而這般內部爭端反為人所趁,可遇不可求。”
此前得自光幕的攻心聯,孔明參悟的很透徹。
趙云惋惜
“可憐八萬戍邊男兒,皆葬身于此。”
“子龍惋惜早了。”孔明搖搖頭,帝國的末日讓他滿臉悵然
“百年盛世,首次國都淪陷,攻守之勢易也。”
“漢胡同效力于唐之盛景不復現。”
“大唐血不流干,此戰難休。”
成都府衙諸人心下一驚。
長安陷落之后,安史之亂便再也沒有短期之內結束的可能性了。
本來大好的局面直接就向著無法挽回的深淵崩落。
長安充足的人口、錢糧給叛軍大大的回了一口血。
更重要的,這是大唐第一次國都陷落,意義重大。
胡兵們盡情劫掠著這個已經富庶了百年之久,被天下與絲綢之路共同供養的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