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橫溢,家境貧寒的少年。
父母雙亡,大父撫養的郎君。
狐篤的故事并不復雜,但已經足夠令李姝上心。
而且狐篤為了求學,他與大父兩人從閬中趕赴成都。
一老一少,既不能做差事也無良田耕種,全靠狐篤的大父從閬中帶來的錢財過活。
但隨著成都的愈發興盛,這些錢財已經略顯拮據。
故而李姝便時常幫襯一下,與狐篤走得也愈近。
而今天的狐篤顯得心事重重,甚至都沒有嘲笑李姝送他肉餅用的拙劣借口。
“有人在萬里橋見到了張將軍,聽說在荊襄大勝曹軍。”
萬里橋東邊一座今歲新造的橋,大且寬,名字乃是玄德公親手所題,據說是希冀成都的俊才都能由此橋出發,行萬里漢土,走華夏四方。
故而無論是入蜀還是出蜀,不少人都習慣去上面走一走,就連張飛龐統也不能免俗。
狐篤面帶憧憬,少年人總是免不了向往功名馬上取階上受封侯的事跡。
李姝也面帶喜色
“爹爹要是知曉定然開心。”
看著少女干凈的面容,狐篤卻忽然間有點患得患失了,低聲道
“若是玄德公把曹賊從兗州趕走,李姝你是不是就能回家了”
李姝歪頭想了想,咯咯笑道
“是不是想要我爹爹就在成都住下不走了”
狐篤眨了眨眼睛,扭頭專心看書本,不過悄然間卻覺得耳朵有些發燙
“某只是隨口問問”
隨即強行扭轉話題道
“今日有諸葛先生的課,不知會給我們看些什么”
李姝抿嘴一笑也不追問,很是配合的跟狐篤說起來此前課程的好玩兒之處。
諸葛先生十日才有空上一次課,但每次課程都分外有趣。
比如第一次上課時帶來了一個很大的磨秋蹺蹺板,只是這個磨秋一邊長一邊短。
本該嚴肅的課堂變成了磨秋的游戲,而就在玩鬧中,諸葛先生與他們講了墨經中的本、標、權、重等概念。
第二次上課帶來了一個名貴的玳瑁,諸葛先生先是講了玳瑁吸褡的典故讓學子們好奇。
隨即讓學子們依次用綢布擦拭玳瑁,親眼看著自己的頭發被玳瑁吸了過去。
第三次上課則是干脆挪到了夜晚,點燃的蠟燭,戳了小洞的紙張,顛倒的燭火影子,這些也讓學子們大開眼界。
這些課程,有時候諸葛先生說得清,但大部分會坦然承認自己也不懂。
諸葛先生只是告訴他們,學無止境,既要敬重先賢,但也要補先賢遺闕。
這樣的課程,有些人只覺得好玩兒,也有些聰慧的隱隱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并不只有經學是學問。
不過很快,等著諸葛先生整活兒的學子們被遺憾告知
今日諸葛先生沒有空閑,課程改為算學。
學堂中頓時哀嚎一片。
但諸葛先生注定聽不到他們心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