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面對向導和糧草都泡湯的境地,李靖被迫開啟了殺神模式。
從四月底開始的短短半個月之內
李靖部將薛孤兒在曼頭山大敗吐谷渾。
李靖親自率軍在牛心堆大敗吐谷渾。
李靖轉戰赤水源再次大敗吐谷渾。
李靖部將李大亮在蜀渾山大敗吐谷渾。
李靖部將執失思力在居茹川大敗吐谷渾。
短短半月,五戰五勝,吐谷渾宰相天柱山的精騎被徹底擊潰,吐谷渾的糧草也變成了李靖的糧草。
這五戰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就是李靖在青海為什么能像在自家里一樣追著吐谷渾打,每戰必有的放矢。
作為鮮明對比的就是前任西海道行軍總管段志玄在青海湖轉悠了一個月,毛都沒撈著。
唐軍五戰五勝后,吐谷渾宰相天柱山決定絕地反擊,糾集了剩余的全部兵馬打算設伏。
但是踏進埋伏圈的唐軍怡然不懼就地反擊,兩個先鋒將薛萬均和薛萬徹以少打多拖住了吐谷渾,另一名唐初名將契苾何力率領五百余騎來援,朝著數千吐谷渾騎兵發動沖鋒,并最終大勝。
此戰過后青海湖附近的吐谷渾就徹底不成氣候,被李靖徹底絞殺干凈。
而在侯君集那邊,唐軍與吐谷渾打成了一場耐力戰。
吐谷渾的伏允可汗在前面逃,侯君集在后面追。
雙方從庫山起,翻越鄂拉山,經過苦海,一直追到了黃河源頭鄂陵湖,途徑兩千里地。
不想安心受死的伏允于是只能轉頭北逃,侯君集在后面跟上,最終在大非川遇到了前來支援的李靖。
侯君集給李靖作了簡單匯報,并感慨這伏允也太能逃了,他已經追不動了。
李靖命侯君集休息,契苾何力與薛萬均追了上去。
雙方還是一追一逃,唐軍沿著伏允可汗的蹤跡,橫穿了塔里木盆地,一直追殺到了今天的新疆地區,并最終在塔里木河附近發現了休息的吐谷渾部眾,此時唐軍已經追趕了四十天,途徑一千五百公里。
已經徹底喪膽的伏允頭也不回逃入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唐軍發動了沖鋒,大勝吐谷渾,斬首數千,俘獲了伏允的妻子兒女,并獲得輜重牛羊二十萬頭。
而逃入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伏允僅帶了一千人,并且因為沒有輜重補給,迅速發生了內亂,身邊親隨密謀之下砍了伏允的腦袋獻給了唐軍以求活命。
至此歷時四個月,奔襲轉戰六千里,吐谷渾國也徹底滅亡。
“從遼東起,不臣我唐之四夷,不過高句麗,突厥,吐谷渾,吐蕃四國,藥師將軍獨滅其二,真乃戰績卓然。”
李積有點羨慕,但更多的是佩服。
一個是他與李靖的年歲差距在這里擺著,足足相差二十幾歲。
一個是在李積看來,李靖用兵可以說是爐火純青。
擊敗蕭銑領的是水軍配合計謀,滅掉突厥是騎兵配合統籌。擊敗吐谷渾則是追擊與料敵于先。
三次戰斗三個玩法,并且都效果卓然,讓李積相當的沒話說。
而且再一想,應是滅吐谷渾之后藥師將軍便改封衛國公,而后面,該到他李積揚名之時了吧
只是不知道是哪幾個國家化作了他李積的功勛
“奔襲轉戰六千里。”
李世民笑的很開懷
“都是大唐好兒郎”
作為一個喜好沖鋒的天策上將,李世民比任何人都明白士卒的意志有多重要,而光幕中展現的唐軍風貌,深得李世民之歡心,要說唯一不滿意的地方便是兩個宗室子弟的表現了
“道宗當戰則戰拔得頭籌,當一戰而定時反倒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