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盡管寫,至于留存后世行于天下,讓朕來想辦法。”
李世民當即大包大攬,他如今想的分外明白
太平盛世,方為莫大之功勛。
而盛世需要名將名相來彰顯,需要文治武功來體現,需要善待舊臣以佐證,需要百姓太平來傳頌。
因此給臣子揚名,便是給自己揚名。
李世民考慮起來這個簡直動力滿滿。
仿效后世的博物館,再參考新年元正日的大陳設,一個想法已經在李世民腦海里徐徐升起。
甚至李世民在心里已經給頡利留了個位置,被征服的敵人,同樣也是功勛。
至于頡利什么想法,李世民就不在意了。
這邊其樂融融呢,長孫無忌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當即叫冤
“臣何曾有妒忌賢良”
李靖同樣也要辯解一下
“勿說此秘之泄,陛下若問,臣定不會如此作答”
李世民趕忙安慰
“輔機勿憂,定為后世偽托作書者譏言污蔑。”
“至于這托國事之問,朕也定不會如此相問”
李世民也不傻,老將軍滅了三國,正是避嫌都來不及呢,這么直白的問輔政大臣看法豈不是給老將軍挖坑
但老將軍這回答,以及寫在書上的行徑,就仿佛主動跳進了坑,還給蓋了土,殊為短智。
因此李世民也只是當笑話看,好一頓安慰。
尉遲敬德心中也有一點惱怒升騰,但隨即就被秦瓊安慰了下去
“我等陛下親臣,守身本分即是,勿憂其他。”
看著尉遲敬德點了點頭,秦瓊才放了點心。
此時秦瓊有點想念程知節了。
秦王府的斗將當中,程知節打天下時能舉旗先登,悍勇三軍。
如今治天下時,能鎮守一方,庇一方太平,陛下都多有贊嘆。
而尉遲敬德的脾氣秦瓊再清楚不過,不加克制遲早惹亂子。
按光幕之說法來看,尉遲敬德引退這件事多半是真的,雖然具體情況不清楚,但秦瓊覺得多半跟這火爆的脾氣脫不開關系。
還是得多勸勸才是。
此時唯有李積還能面帶微笑,雖為偽作,但看后世“有忠義”之說,看來結局不太差。
而李靖汗還沒擦完呢,便看到了“大唐國師李藥師”之說。
看著那子虛烏有的,對于李世民的各種教授,李靖反而放下了心。
謠言最怕的莫過于九真一假。
而這滿紙的荒唐言,反而是只會讓人當笑話看。
他李靖請愿調到南方去打蕭銑,不就是因為在陛下身邊根本沒法冒頭嗎
而且彼時陛下剛剛擊敗王世充,還用自己教
李世民也是一樣的想法,并且也很寬容
“與藥師問對,共作兵家開蒙之學。”
“未嘗不是一段佳話。”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