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將作監成果的李世民志得意滿。
返回長安的侯君集,困惑爬滿心頭。
元月之后侯君集就奉陛下之命趕赴河西,主持對于軍事情報收集和匯總。
開唐時河西被李軌占據,至今已經覆滅十年有余。
但大的戰亂沒有,小的戰亂頻頻。
吐谷渾偶有犯邊劫掠,和其不對付的黨項人選擇尊陛下名號意欲滅此大敵。
出河西走廊后就是西域,這里局勢更加復雜一點,西突厥威壓西域諸國,而其中高昌國、阿史那彌那部落、龜茲、于闐、疏勒等國一方面朝唐,另一面也不敢得罪近在咫尺的突厥,因此更需要侯君集深思熟慮后,派出手中的探子有的放矢。
四月中旬,侯君集在祿福縣遇到了意料之外的一行人。
“玄奘法師,王玄策”
祿福縣因在祿福河畔而得名,據說當年冠軍侯征討匈奴得勝后,就是在此地將佳釀倒入祿福河,與士卒同飲,因此前漢時置郡名酒泉。
不過這個名字念起來實在不太順口,侯君集已經寫好的奏疏中建議陛下干脆將此城改名酒泉得了。
既與后世統一,也是為了紀念冠軍侯之功,顯露出大唐一統西域的決心。
這祿福縣,往西繼續走就是玉門關和敦煌,往北則是西海居延澤,因此也是東西南北往來的中轉之所。
侯君集停留在這里,既能打探消息,也能讓麾下的探子搖身一變,輕而易舉混入往來的商隊之中。
不過這一日,祿福縣的縣令過來與侯君集通報
“有從長安而來的一行人,手持陛下的出關諭令。”
“大將軍要不要勘驗一下”
天可汗的手諭應當是沒人敢造假的,但侯君集乃是國公兼右衛大將軍,地位超然。
而且這一行人與侯大將軍一樣都是長安來人,因此于情于理都要知會一聲。
長安來客倒是不稀奇,但手持陛下的出關諭令侯君集瞬時想起來一人
“這一行人可有僧人”
當聽到祿福縣令確認有僧人,并稱這一行人的領頭者分別名玄奘和王玄策,侯君集立馬就來了興趣
見必須得見
不過見面之后侯君集就失望了。
玄奘看上去普普通通,而且在他報出潞國公和右衛大將軍的名號之后,依然愛答不理,讓侯君集頗為喪氣。
“高僧恭維、國公折節而交、雙方相談甚歡留下美名傳后世”
這個侯君集在心中寫好的劇本,只能被撕巴撕巴扔到角落,轉而關注起另一個人。
“玄策可見過甘露殿奇觀”
侯君集的問題略顯突兀,但王玄策明白其意思。
心下頓時有點為難,但最終還是點頭如實道
“四月初,與陛下同諸位國公見過。”
侯君集心下了然,心下不自覺與對方親近不少,當即追問
“可有言我”
那可太有了王玄策老老實實點頭。
侯君集面色一喜
“談起我時,那人怎么說”
那人自然指的就是后世的后輩了。
王玄策心下更覺為難,想起來陛下的警告、光幕談及這位大將軍時一口一個老侯、以及對方干的那堪稱驚天動地但又無疾而終的破事兒。
最終還是選擇將部分如實相告
“其人談起來大將軍時多有親近。”
“大將軍所做之事,古往今來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