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山越或許有漢民摻雜的緣故,故而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文化上的認同,畢竟若是認真算歷史,武帝時他們的祖輩南越和甌越便成了前漢的子民。
不像是武陵蠻,從前漢起雙方關系就頗為緊張,使得馬良幾乎是手段盡出,最終甚至還與沙摩柯仿效玄德公結為異姓兄弟,最終才讓武陵蠻歸心。
如今這山越反倒是太快了。
“諸位隨我來便是。”
跳下時候,馬良依然赤裸著上半身,帶著頭人們重新返回了鐵匠鋪。
此前的鐵水已經在模具中澆筑成了鐵條,如今這鐵條正在一個武陵蠻的手中反復折疊捶打。
董厥在旁邊用通俗的說法給另外一群山越講解要點。
山越頭人們知曉,這是在教冶鐵鍛鐵之法。
他們待的這邊山地并不缺鐵礦,但并無靠譜的鍛鐵之法。
山越匠人們所鍛造出來的鐵器極脆,遠遜于銅。
而銅若是用來鑄武器又太浪費了,遠不如悄悄送入江東換為錢購買各種必需品。
空守寶山而不得入,便是山越最真實的寫照。
而如今馬良覺得山越最基的生存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也是時候改良一下鐵器了。
這樣有了鐵制農具,不管是墾田還是耕種都能容易許多。
馬良走到角落里,提起來一把環首刀遞到了費棧手里
“試試。”
費棧倒也干脆,直接將自己腰間的一柄佩劍抽出來,然后揮舞環首刀毫不客氣砍了下去。
清脆的金鐵交鳴聲后,費棧自己的佩劍斷成兩截。
“馬先生,這是”
“山越鐵礦所鍛造。”馬良不賣關子
“此前所召各部落鐵匠至此,便是學此冶鐵之法。”
費棧的臉色變得通紅,好像喝醉酒了一般,其他頭人也差不多,臉上喜色再難自抑。
被江東軍拿著精良武器蹂躪的他們,對這等精良鐵器到底有何意義簡直再明白不過。
這一刻費棧毫不猶豫,大喊道
“這江東之主,當屬玄德公“
還在講解的董厥回頭看了一眼,搖搖頭繼續給這群山越鐵匠傳授這堪稱粗陋的冶鐵之法。
既無小高爐,也無水排風,非已有思路的灌煉法,也非荊州初窺門徑的炒煉法。
更無工學利器襄助,算得了什么
不過用來打造農具,倒正合適。
馬良心中想法更多,看著因為粗制版百煉鋼法開心的山越頭人,只能感慨其真好滿足。
不過心中倒也忽然想起來扭轉了他們命運的光幕。
他從荊州離開時,所見到的最后一期光幕文字記錄是安史落幕。
真想早日回去,看光幕記要啊。
嗯,若是能早日得見孔明軍師,親眼再看光幕就更好了。
42k章,工作結束,今天出去吃了個飯。
本章完
atbaatb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