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鑫堅持要回去,他是壽星公,陳力也沒有辦法,嘀咕了一句“文藝青年真麻煩。還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都去上班了唄”
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放松的理由,結果才吃完飯就要結束了,理由竟然只是來了靈感了,要寫歌。
讓他這個前文學青年對此充滿了鄙夷。
回去的路上,路過一家蛋糕店,又問嚴鑫
“要不要弄個生日蛋糕”
“算了吧,又不是多好吃的東西,”嚴鑫道,“再說了,咱們兩個大男人,整一個生日蛋糕出來吹蠟燭許愿,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陳力摸了摸下巴“確實有點不對勁。”
回到了出租房,嚴鑫就打開電腦,登錄了qq空間。
又點開了日記,開始碼字。
標題
時間都去哪兒了生日,寫給父親的一首歌
正文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里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發。
記憶中的小腳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
只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
打完這些,想了想,又啪啪啪的打了幾段話,作為一個注解,來增強自己“寫”這首歌的合理性
“今天生日,父親打電話過來提醒我這件事情,接到電話的那一剎那,我眼睛都濕潤了。雖然相隔千里,但我能感受到那一份濃濃的父愛。
我父親只是一個農民,他沒能讓我過上富足的生活,但是我知道,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已經盡他所有的能力,把最好的都給了我。
他給我遮風擋雨,自己卻在承受風雨。
我在慢慢長大,他卻慢慢變老了。
我不知道該怎么回報這一份父愛,現在,我只想用這么一首歌來告訴他爸,你的付出我都懂,我明白你對我的愛,爸,我也愛你”
把這些字都打出來之后,又上上下下的檢查了幾遍,發現沒有太大的問題,然后就點了發表。
他記得后世很多經典的歌曲,但是在這個時間點上,他覺得這一首歌曲更為適合一點。
另外還有一首筷子兄弟的父親,也適應這個情景。
但他覺得時間都去哪兒了更適合女生唱一點。
并不是說抄的歌越經典就越好。
要是抄一首青花瓷過去,牛逼是牛逼了,但是,一問他這個小保安是怎么寫出來的,那就沒法回答了。
不是說不可以抄這首詞,而是需要有那么一個情境,需要有那么一個觸發條件來解釋,為什么會寫出這樣的詞來。
但是親情這種東西,卻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接觸到的,根本就不需要有太多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