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各取所需,實現了共贏。
而當地老百姓的生活,也確實因為這個工業園的存在變得更好了一些。
金曦工業集團下面的工廠,半數都在這個工業園里。
還有一些有著特殊的原因,沒有辦法搬遷過來,只能散在各地。
還有一些散在別的國家。
除了島國棒國,以及和蔣曼筠合作的歐洲,還有一些是在東南亞國家。
不過都沒有什么大的工廠。
也沒有掌握什么核心技術,都是比較落伍的技術,競爭者很多,只不過他們背靠著金曦電商渠道,在銷售上面比那些競爭者更有優勢,所以能夠獲取很大的利潤。
他們在一步步的走出去,也讓自家網店的商品更齊全。
金曦在兩個電商平臺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品牌,大家對他們旗下的網店有著很大的信任,商品質量都過得去,而且售后服務比較好,更愿意來他們的網店購買東西,哪怕是貴一點都不是很要緊。
何況他們的價格也不是很貴跟同類競品比起來的話。
他們生產出來的商品,也不是全部都在網上銷售的,在一些超市也有銷售。
同時他們銷售的商品,也不全是自己生產出來的,還有一些是給別的廠家代銷。
因為他們的網上銷售渠道做得很好,所以能夠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拿到貨品,銷售別人家的產品賺到的利潤,并不一定比銷售自家產品低。
現在電商那一塊,業績增長的最快的是星光平臺,每個月的銷售額都有著大幅度的增長,有時候甚至能夠翻倍。
但是,這主要也是因為他們在這個平臺的基數很低,按照百分比來計算,增長自然要快。
要講到絕對的數據,還是遠遠的不如原來的平臺。
但多出這么一個平臺來,也讓金曦公司多了一個選擇,要拿更多的和平臺談判的底氣了。
實在做不下去了,還有一條退路,而這一條退路是自己家的退路,不用擔心會受到限制。
馮曦現在也比較重視星光短視頻平臺的發展,時不時的還會跟嚴鑫討論一下。
她給出的意見,嚴鑫這個重生者都覺得相當的有參考價值,跟他記憶中的短視頻平臺的發展趨勢還有直播帶貨的發展趨勢挺吻合的。
也讓他不得不感慨學霸的能力。
在京城大學讀了四年經濟,對未來的發展預判竟然恐怖如斯。
和上輩子搞什么投資就賠什么的馮曦相比,那簡直是脫胎換骨的變化。
能夠有這樣的變化,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這輩子的馮曦,沒有在高中就輟學,還進入到了國內最高學府深造,這才養成這樣的能力。
他有時候就有那么一點遺憾如果能夠重生更早一些,在他讀初中的時候就重生過來,好好的學習,考到一中去,然后繼續努力的學習,是不是就可以考上一座好的大學,學到更多的知識。
這樣等到重生的紅利用完之后,還可以用畢生所學帶領著公司持續發展。
不像現在的他,就想著到了重生紅利消失之后,把所有的公司都結束,然后躺在錢堆上面養老。
失去了對未來的預判,他不確定自己做生意還能夠賺錢。
眾所周知,最敗家的行為就是創業。
不過,馮曦現在的表現,讓他對未來的發展又多出了一些信心。
重生紅利消失之后,他確實沒有什么過人之處了,不能保證公司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