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公司管理制度,季東來經營工場這么長時間,早就摸透了。
哪怕是斯維爾的老外,進入中國后,所謂的管理制度也會悄悄的變化。
每次老外審核團隊過來之前,公司上下都會進行各種表面文章,你好我好,甚至請客送禮把考察團送走。
真的把總部的那一套照搬到國內,除非這幫人想要死。
“誒你說的好直白,怎么感覺我上當了呢”
譚秀梅反復咂摸季東來說的話,貌似八成大概齊,好像真的是這么回事。這段時間在蘇州監管,企業做的很不錯。
臨走的時候,當地管理各種請客送禮,按理說是不需要的,但是對方做的十分不錯。
往回反推,對方不是心中沒底就是心中有鬼。
如果季東來的理論成立,那么自己豈不是花高價買了表面文章。
在蘇州那邊投資價格比在首都圈這邊高了一倍價格還不止,譚秀梅沖的就是管理,其余的那邊并不比這邊先進多少,而且勞動力價格更高。
規范化的管理,限制別人的同時也限制自我,工廠試生產的前幾天就被當地老百姓舉報污染,被查了好幾次,好在工會那邊擺平了。
再看看季東來的工廠,除了初期各部門上來巡查之后,其余的時間沒人管
譚秀梅此時抱著咖啡杯,感覺自己有些冤大頭了,只是此時后悔什么都晚了。當然對方心里那個來自教科書的標準答案也開始動搖,貌似自己學了不該學的東西。
“別想了,您來我這是自己來拜訪還是帶著任務啊,大佬”
望著譚秀梅的樣子,季東來擺擺手,示意對方回神。
“啊,帶帶什么你小子套我話”
譚秀梅正在思考自己公司的事情,季東來無意之間的一句話,差點能讓譚秀梅把心中的事情丟出來,對方了立馬噎了回去。
“切,你不說我也知道。我新工廠是老外投資的,張青鹿著急了吧回去告訴他,我們可以談,但是標準變了,我現在手頭資金不那么缺了。以前給他們機會了,推三阻四,靠”
譚秀梅的反應證明了季東來的推斷,想到張青鹿季東來就火大,做事情太哏了想不想合作你來一個明確的態度,慢悠悠跟老牛一樣。
現在季東來占據了主動權,丫的還指望和自己掰扯門都沒有。
“呀,長脾氣了沒看出來啊季老板”
“廢話我現在有了資金有了技術,公司上下忙的要死,還會上趕著去送上門做奴才,你愿意”
此時的季東來已經不是當初依靠譚秀梅小訂單過日子的小作坊,手下幾百號人三班倒,伴著袁頂成的加入,每天進出工廠的人至少八百。
最近為了擴產,袁頂成和一些勞務公司簽訂了合同,技術工人絕大多數采用勞務工,而不是本公司繳納養老保險和各種費用。
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工廠的負擔明顯降低,而且手下工人干活效率提高了一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