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項目的時候,不管懂還是不懂,大筆一揮就是能投,但是基本上都沒有下文。
這個時代還是山寨為主的時代,幾乎所有大佬想做的都是復制國外的產品,嘗試新的內核對不起,拿成功的范本給我,獲利多少
沒有這些,沒人愿意投資一毛錢。
甚至有些民間大佬,和陸路見了三次面,直接甩出幾萬塊錢,提出包養。
奇葩見多了,忽然見到這么理智的人,讓陸路十分的受用。
和所有的合作項目幾乎相同,陸路這邊的單點返點是少不了的,季東來那邊把圖紙交給技術部那邊報價,然后按照利潤率給對方的返點。
具體的操作交給了趙樹影,季東來并不關心。
「離岸基金我咨詢了,最好的是在開曼群島,我們國內的好幾個大佬都是在那邊,包括匯源都是。另外我們現在有很多大佬游資在進入國內,主要集中在南部,我們的基金成立之后目標是哪里我做一下側重。」
說道離岸基金的事情,趙樹影顯示了自己的專業性。
每一個進入國內的金融機構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核,投資實體經濟的也是如此。bh因為情況特殊,所以審核非常快。
現在季東來想要自己操作,所有的東西都要提前考慮,至少在明面上得讓國家放心。
「中部,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地方能南下,能北上。太往南了,那邊是僑鄉老大的地盤,我們根本氪不起」
「往北,現在政策條件還不是很允許,總之一條,把基金做起來,然后繼續之前我和你說的,關注納斯達克的中概股,另外一部分資金要進入國內的實體,能夠產生持續收益的還是實體。」
企業做大了這段時間,季東來不斷思考記憶中當下的國內情勢,貌似這次新政推動下,國家大基建帶動起了很多行業。
下一步國內將成為真正的國際工廠,這個時候多拿牌照絕對沒錯,即便是后來賣掉也是可以的。
和趙樹影那邊做好了各種交代,對方開始去忙,季東來整理了一下各種資料,準備前往鄧總那邊匯報工作。
最近化工裝備公司這邊已經籌集的差不多了,加方那邊的代表度假結束將進入工廠,部分非重要圖紙已經開始解密。
季東來的手下工人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下料,備產,各種工作都需要和鄧總那邊進行溝通。
「季總,您出廠么」
季東來習慣性的在車間轉了一圈,剛要出門側面走出一個焊工,厚重的工作服把對方包裹的幾乎和一個粽子差不多。
透過面罩,季東來認出了對方,是最早跟自己的一批人。
當初董西林帶著那批焊工撤走,季東來重新招聘的時候這個來自東北的老鄉順勢進入工廠,平日里任勞任怨,也是急性子,干活很多時候小工干慢了直接就自己動手。
「是啊,有事啊今年獎金也沒少拿,生活能好一點了吧」
季東來看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西服,這才明白對方怎么看出來的。
記憶中這個老鄉家里情況并不是很好,平常喝的是十塊錢一桶的那種散白酒,除了吃食堂之外很少在外面吃飯,平常的衣服也就那么幾件。
「那啥,俺想出去給家里匯點錢,您能捎我一段么,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