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時彼一時,不要灰心,什么困難都能克服,真的過不去的我找人給你加工。年輕人要有志氣,咱們今天受點累,以后的人受累就少一點,再加上還有市場的回報呢
伴著薛萬城的訴說,季東來心里生起滿滿的敬意。
按照薛萬城的說法,當年國家面臨兩大陣營的封鎖,什么東西都需要自力更生。沒有半點條件參考進行純正的創造,那是真正的創造。
沒有原始數據,沒有各種數據參考,各種條件都側重軍重工業,民用方面基本上是空白,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放棄。
也正是在那種條件下培養了第一批工業人才的堅韌,為后期國內接受西方產業轉移打好了基礎。
沒有這幫接受了高質量教育,養成了良好工業習慣的理工人才在,中國不可能有現在再次接受產業轉移的條件。
“謝謝您薛工,暫時我們不存在太大的壓力,你們只管把設備做好,能夠國產化就國產化。第一套設備樣機允許賠錢,第一套交付也可以不賺錢,前十套都可以不賺錢,量產以后設備賺錢就行。”
“我對我們的團隊有信心,實話和您說在高三之前我考試成績并不好,因為那時候沒目標。后來高三的時候我想明白了,學的所有東西,實際上就是抄襲人家的規則。”
“剛開始做例題,就是說抄襲學習。下一步舉一反三,后面的你做不到,前面的你還做不到么有薛總在這,我相信我們的團隊肯定能夠做到后面的舉一反三。”
季東來說道自己學習,差一點把自己的秘密說出來,畫風一轉,把那邊聚精會神的薛工弄得一愣,旋即對方笑了。
“季總,你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最后一滴血肉你都不打算給我留。不過你說得對,我們從咿呀學語到后來的與人交流,都是模仿學習和進步的過程,如果這點信心都沒有那就是承認自己弱智。”
“這個任務我接了,最多一年,我們一定弄出一套一模一樣的設備出來,如果一切條件允許,資金和技術都允許,仿制和研制同步進行。”
“一年之內,仿制的設備和我們自己研制的國產替代設備同步出來,我成立兩個項目組,咱們做得出來。”
火車快不快,全看車頭帶。
季東來有信心,薛萬城更加的有信心,按照薛萬城的目標,對方接下來將招聘更多更專業的人進入項目組。
“錢,要多少,跟趙會計那邊說,我們賬面上有錢,從其他企業可以過橋,我們有好幾家企業,大不了賣房子。再不行我融資,干供應商么發揮你們的人脈,也發揮我的人脈,干就完了。”
兵精糧足的時候還不進行奮斗,那還等什么季東來算是給薛萬城下達了正式命令,對方點點頭算是接下。
“東來,有時間么,最近有些東西我給您匯報一下。”
季東來回到辦公室,正好趙樹影帶著一摞文件進入辦公室,季東來示意對方坐到自己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