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訂單銳減的情況下,工廠面臨著裁員,本來劉博想把機械加工砍掉,留下橡膠加工這一個主體。
購買生產線回去后直接建立橡膠加工的分廠,畢竟老外那邊對于橡膠件的要貨量非常大。
現在季東來能夠給機械加工的訂單,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為什
么不要
再說季東來生產線賣的這么好,肯定不差錢。和這種企業合作,回款方面不用擔憂是最好的。
「那就更好了,老袁,你看看我們另外五套生產線的框架,還有一些機械加工件現在不是還沒有地方加工么讓劉總團隊來報價,正好他們就在咱們這里。」
「劉總,我們馬上給你們安排一間辦公室,咱們現場核對標準,現場報價,不虧了你不要讓我太為難,咱們互利共贏你看怎么樣」
五套生產線,多少個零部件每條生產線一萬八千多個零部件,加工件占了三分之一,五套那就是一萬多個零部件。
加上劉博訂購的這兩條生產線,機械加工的單子壓力不小,季東來通過這種當下從來沒有過的合作方式給自己減壓,而且能夠綁定客戶和兄弟單位。
袁頂成那邊也有些意外,因為自己工作經歷之中從來沒有這么合作過。購買單位幫助生產單位加工設備,然后自己買走。
并且還能從制造單位賺錢說出去有幾個人能相信。
什么叫做創新,這就叫做創新,袁頂成內心里給季東來豎起十萬個大拇指。
一天時間,劉博眾人和袁頂成簽訂了初步的代工協議,光是合同范本內容就有五十多頁,就這樣劉博帶著無限的滿足回去準備。
趙樹影開始和對方的財務那邊對接,初期的預付款開始注入。
另一面趙樹影也開始調整鋼材的采購合同,外協出去的零部件鋼材進行剔除,薛萬城那邊是最忙碌的,一幫人幾乎是連軸轉。
即便是脾氣最好的薛萬城此時都開始罵娘,趙樹影那邊則一律是笑臉相迎。用趙樹影的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而季東來和袁頂成也接到了來自cd市的龐大代表團,與劉博代表團相比,來自四川的代表團海拔降低了不是一點半點,尤其帶隊的大領導吳俊。
對方一口達州話,娃娃臉,但是眼神矍鑠,年紀也不大,四十多歲,舉手投足間透露著穩重。
和前兩撥考察團相同,對方圍著自動煉焦設備考察了半天時間,然后是橡膠成型車間,對方幾乎看了每一條產品,包括成型設備。
rg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